因為曾經的一個暑假,他就有過連續三天進行郊遊的例子。
李曉冬和語嫣所說的“登山”,參加成員相對比較固定,都是同班同學,男生李曉冬負責組織,女生由語嫣負責。
男生中的大多數都是班級中的班幹部,也有和李曉冬住在同一個小區的朋友。
“少爺”,和李曉冬同住一個單元,父親同是公務員,家庭條件優越。
“大彪”,班級裏最高大魁梧的男生,班級籃球隊的隊長,運動健將,班裏除了語嫣之外的另一位副班長。
“老鼠”,勞動委員,住在李曉冬大姨家的小區,離學校不遠,小學的李曉冬因為父母工作原因,經常去他大姨家吃飯,因此和老鼠關係非常好。
“痞子”,學習成績一般,父母在商品街經營著一間服裝店,班級籃球隊的主力,他的父母讚助了李曉冬班級籃球隊的全部隊服、球鞋。
就像男生基本都是班級籃球隊成員,語嫣負責組織的女生則大多是班裏麵舞蹈比賽的主力。
“美美”,據老師們說是班級乃至全校最漂亮的女生,但在李曉冬眼裏,除了眼睛比語嫣大一些之外,完全沒法和語嫣比。
“小雨”,語嫣的閨蜜,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這幾個少男少女都是登山郊遊的常駐嘉賓,幾乎每次這些人都會參加。
偶爾有人因為有事來不了,也不會影響其他人是否缺席。
當然,在多次的活動中,總有些時候會來一些特邀嘉賓,這些人有的是同班,有的不是同班,但相處的關係卻總不如最初的這些人。
而這些人也形成了班級的一個小圈子,代表詞或者說他們自己給自己貼上的標簽是:優秀、成熟。
登山郊遊不是李曉冬、語嫣這些人的專屬活動。
在那個網吧還不是太過火熱,年輕人更喜歡去遊戲廳裏打街機的年代。
娛樂活動實在是太少。
不隻是學生,成年人也是一樣。
那時的承恩縣縣城隻有一家歌廳,“花島”。
二十一世紀初期,“花島”已經算得上是縣城中,最高水平的娛樂消費場所了。
娛樂形式和現在的KTV差不多,也分有包間。
隻不過那時的包間不論是牆上還是門上都沒有窗子,包房中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私密空間。
至於,能夠連接網絡進行點歌的係統,以及環繞立體的視聽設備更是連聽都沒聽過。
李曉冬曾經和父母的同事們一起去過一次花島。
在他的印象中,歌廳房間裏的歌唱設備就和一套家庭影院差不多,不過昏暗環境下的彩燈很漂亮。
在承恩縣城除了“花島”和各種大小的遊戲廳、台球廳之外,能算得上是大型公共娛樂場所的,就要數工人體育場地下一層的舞廳了。
舞廳的名字李曉冬已經記不清了,或者那個他從沒進過的舞廳根本就沒名字。
不過,直到現在他還能清晰地記住它的位置。
工人體育場的地下一層,入口就在去體育場必經之路的邊上。
每逢春、秋時分,天氣不至於過於寒冷,也不至於過於燥熱,工人體育場就會有各個學校、各個單位自主舉辦的晚會表演。
至於每年夏天,直到李曉冬上大學前,每年還會舉辦由各個機關單位自行組建為參賽隊的“某某杯承恩縣籃球比賽”,隻不過讚助單位換了又換。
全家晚飯後,結伴來到體育場觀看晚會或是比賽,也成了縣城人們生活的必備調劑。
對於所有的晚會和籃球比賽,如果沒有極其特殊的情況,李曉冬都不會缺席。
不是他有多麼期待觀看那些小學生、中學生表演的節目。
也不是有多想欣賞大腹翩翩的領導幹部,穿著短褲、背心兒打籃球。
而是在體育場,可以刻意去偶遇語嫣。
然後,兩人買上兩瓶汽水兒,一邊聊著天兒,一邊觀看著節目和比賽。
李曉冬不得不承認,他還有一份小心思。
就是每次經過舞廳門口的時候,不經意地去看上幾眼。
有好幾次在等待語嫣到來的時間裏,他都在舞廳門口反複走了幾個來回。
隻為了能多看幾眼舞廳門口的風光。
或濃妝豔抹、或略施粉黛的年輕女子,或是在舞廳門口等人,或是坐在男青年的摩托車後座上。
有的妖嬈誘惑,也有的清純甜美。
小學的李曉冬還不會使用這些形容詞,隻覺得每次看到那些服飾暴露,隔著老遠便香氣撲鼻的年輕女子,他就有些激動,總也忍不住斜眼偷看。
她們在春夏的時候,總是穿得很清涼,而在寒冷的天氣裏也幾乎沒人裹著臃腫冬衣。
而那些騎在摩托車上的男青年,頭發大多比較長,襯衫上的圖案比較繁雜耀眼,而且好像香煙也是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