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複雜的校園關係(1 / 3)

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範圍內,如果隻有一個人,那不會產生任何的人際關係。

如果隻有兩個人,那麼兩人之間的關係不論是敵對還是友好,都是這個範圍內全部的人際關係。

但一旦範圍裏的人數達到三個或三個以上,便會形成相對複雜的社會關係。

而這種複雜的社會關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而變化的趨勢是“逐漸複雜化”。

而相對固定的範圍也將演化為一個社會。

社會關係的複雜程度取決於社會範圍內成員的內心,成員內心越複雜,社會關係也就越複雜;成員內心越單純,社會關係也會相對簡單。

由於社會關係會直接、間接地影響每個成員的內心,如果想要不被影響,唯一的方法就是跳出這個範圍。

但當一個人適應了一個環境後,或者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不繼續停留在這個範圍內,有勇氣和能力跳出這個範圍的,隻有極少數的一些人。

不單單是環境影響成員,社會成員之間的交流、溝通也會讓社會關係愈發複雜、混沌。

因此,不論是在任何一個社會群體裏,如果時間足夠長,最終,這個社會都會演變為一個矛盾、衝突的集合體。

就像是以春秋戰國時期和東漢末年為代表的,那些群雄紛爭的曆史階段。

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當各自代表各自所在集團利益的時候,無論是陰謀還是陽謀,都變成了個人、勢力之間接觸交流的常態。

在那種情況下,沒有人會為正直、單純喝彩,所有人追求和期待的,都是個人、勢力、民族的利益最大化。

而那些雲遊、輾轉於各個勢力之間的學者、說客、縱橫家也無一例外地代表著自己所認可集團的利益。

他們偉大與否,李曉冬不確定,至於值不值得受敬仰甚至緬懷,李曉冬也會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但有一點李曉冬可以確定:

他們之中,包括那些名垂青史、被著書立傳、甚至被高高供奉起來的人物,都不算是好人。

李曉冬在上大學時,一位教授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有一個足夠大的玻璃器皿,裏麵裝滿了水。

這個器皿代表著一個相對固定的社會環境;器皿中水的清澈程度,代表著這個社會環境的複雜程度。

在玻璃器皿外,有許多五顏六色的小球。

這些小球代表著個人;至於小球的顏色代表著人心。

淺顏色的小球代表著心思單純,沒有什麼心機的人;深顏色的小球代表著心思複雜,城府深沉的人。

當把一枚小球放進玻璃器皿裏,小球本身的顏色變化與否,不會影響水的清澈程度。

當把兩枚小球放在玻璃器皿裏,兩枚小球的顏色變化種類會比較多,可能顏色會越變越淺,可能顏色會越變越深,但無一例外,兩枚小球顏色變化的深淺程度是呈正向關係的。

一枚顏色變淺了,漸漸的另一枚顏色也會變淺,而一枚顏色變深了,另一枚也會慢慢變深。

但不論這兩個小球怎麼變化,都不會影響水的清澈程度。

當把三枚或三枚以上的小球放進玻璃器皿中,器皿中的水,則會開始越變越渾濁,而小球的顏色變化快慢可能會有所差別,但最終趨勢一定都是越變越深。

如果沒有小球脫離這個玻璃器皿,時間又足夠長的話。

那最終玻璃器皿中的水會變得渾濁不堪,而在器皿中所有的小球顏色都會變為黑色。

而這種變化的速度快慢,取決於幾個因素:

小球初始的顏色、小球的數量、器皿的大小、初始時水的清澈程度等等。

當時的李曉冬坐在大學階梯教室的最有一排,一邊玩手機一邊聽課,並沒有什麼感觸。

但他在回憶起初中那段生活的時候,卻發現,大學的這位教授舉的例子是不是嚴謹、正確,他不敢擅自評價,但確實很形象、很生動、很貼切。

同在一所學校裏學習,對於任何學生來說都不可能隻有自己班級這一個圈子。

因此,相對於二中這個大器皿來說,器皿中的小球便是包括初一、初二、初三的全部學生。

包括李曉冬、大彪、痞子這三枚小球在內的眾多初一小球,在剛進入二中這盆水的時候,不能說是晶瑩透明,但顏色絕不算深。

但二中這盆水進入過太多的小球,雖然陸陸續續被取出了一些,但仍有很多例如大東、大富這種黑色小球,因此這盆水並不清澈。

在一盆渾濁的水中,漸漸的,新加入的小球也開始變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