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買新衣,這在李曉冬家這不單是圖個喜慶樂嗬。
由於李曉冬的家庭條件一般,李曉冬從小就不能像其他學生一樣,在換季的時候有新衣服穿。
李曉冬是家裏的獨生子,外婆家的舅舅和大姨、二姨沒能給他生個哥哥,全是姐姐。
而李曉冬姑姑伯伯家的表哥倒是不少,但又比他大太多。
所以,李曉冬上了小學五年級還經常穿姐姐們剩下的中性一些的衣服。
其中,秋雨姐的衣服李曉冬穿的最多,既是因為秋雨姐隻比李曉冬大一歲,也是因為秋雨姐的家庭條件好些,衣服淘汰得也勤些。
李曉冬第一條牛仔褲就是秋雨姐的剩貨,那是一條比較中性的牛仔褲,但李曉冬還是十分介意屁兜上的兩朵繡花。
對於小時候的李曉冬來說,一定能得到新衣服的日子隻有兩個:春節、生日。
所以,春節買一身新衣服,成了李曉東最期待的事。
以前的新衣服都是李曉冬的母親領著李曉冬買的,但從初一開始,李曉冬也不再讓媽媽陪著自己去買衣服了,而是選擇和同學一起去逛街。
這是李曉冬和班級裏同學提前商量好的……
李曉冬初一那年的春節和以往的春節有些不一樣。
追根溯源,是因為李曉冬的母親因為工作調動的關係,家庭收入增加了。
因此,雖然還有一個多星期才過年,但不論是家裏過年的氛圍還是父母臉上的喜慶,都比往年更濃鬱一些。
而李曉冬的媽媽給李曉冬買衣服的經費也非常充足,甚至讓李曉冬不禁確認再三,“這些錢都是給我買新衣服的?”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後,更是把我們的老祖宗真正地追溯到了五千年前。
但畢竟是傳承了五千年的文化,必定會良莠不齊,有精華也有糟粕。
而取其精華,剔除糟粕的過程,也絕非幾年甚至幾十年就能完成的。
甚至有些文化內容的本身,就既是精華也是糟粕。
“女為悅己者容。”出自《戰國策》。
這句話不能深究,更不能咬文嚼字,領會大意,感悟意境即可。
簡單理解字麵的意思,就是:女孩子為了讓自己感到高興的人而精心打扮。
但若深究,那便要先問一個:“讓自己感到高興的人”是誰?
《戰國策》主要的內容都是關於東周戰國時代的。
雖然按照孔老夫子的說法,春秋便已禮樂崩壞,之後的戰國時代就更是“禮樂崩壞再崩壞”了。
但周禮教化幾百年的古人們仍然有著很高的自覺禮製,對女人來說,更是如此。
因此,“讓自己感到高興的人”一定是自己的愛人。
所以,“女為悅己者容”也完全可以進一步解釋為:女孩子為了自己愛的人精心打扮。
但若再深思,和他前一句“士為知己者死”連起來理解,便顯得有些狹隘、小氣了,更透露出一絲“男尊女卑”的味道。
其實,單就字麵理解,這句話說的雖不算錯,但也並不嚴謹。
即便沒有另一半的女孩也會精心打扮,為了暗戀的人,或是為了去吸引異性以便在其中尋找愛人。
而為了異性精心打扮,也不是隻有女孩子才會如此,男孩子也一樣。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為悅己者容”前麵不應該隻有“女”字,應該是“男女皆”……
參與“春節共同買衣服活動”的成員主要是在聖比達網吧經常上網的幾個同學,這個活動也是在網吧裏定下來的。
“那就說好了啊,明天上午八點在廣場集合。”聖比達網吧外,和劉琦一起跨上自行車的李靜說道。
“行,你們幾個想著騎著自行車啊,劉琦明天不來的話,果果把你的自行車騎上。”李曉冬對坐在劉琦後座的果果說道。
“買衣服騎自行車幹嘛?多累贅啊。”果果有些不解。
“笨蛋,咱們買衣服的時候可以把自行車挺在廣場那邊,走著去逛街,等回家的時候可以把買來的衣服掛在車把上啊。”胖子一下子就領會了李曉冬的意思,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