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過來,秦笛又不是傻子,如果沒有那麼大的優勢,他不會連開九場法會!那不是自找麻煩嗎?
他能越階斬殺敵人,別這些個證道仙王很難進階,就算他們實現了突破又怎樣?一個初階仙帝,難道還能翻不成?
秦笛真正擔憂的是那些大帝,其中有些人,或許在這方世界留下了分身!比如玉帝分身何在?功力境界有多高?何時重返仙蔽園?
秦笛跟玉帝的矛盾無法調和,此前他已經兩次絞殺了玉帝分身,然而卻沒辦法斬草除根!
還有那鎮元子,鯤鵬老祖,鬥姆元君,冥河老祖等等,他們若知道春秋老仙在此,也會傾盡全力出手!不可能手下留情!
秦笛為什麼在此講道,除了回饋地,盡可能了卻因果外,也想宣揚春秋老仙的名號,為自己拉一些幫手!盡管這些人功力還比較弱,然而誰知道哪個種子會發芽?
截至目前,他還沒將“春秋老仙”四個字宣揚出去,因為他的功力還不夠強。
這一日,秦笛將“往生罐”取出來。
他揭開封印罐口的仙符,道:“本仙已經失去了興致,留著你們也沒有用!如果有人宣誓報效,我全須全尾的放了你們!若是執迷不悟,我將挨個搜魂,然後再放走!”
秦笛本不想下辣手,然而他從秦離吞噬殘魂,收獲五千大道受啟發,所以才想要搜魂。經過搜魂之後,這些寄存在陶罐中的神魂,將會失去一部分神智,若有仙氣支持,過個數萬年,還可能慢慢恢複,比直接吞噬神魂好一些。
他沒有在大秦國動手,而是通過傳送陣,抵達紫煙仙王所在的國度。他在那裏還有一座仙宮和方圓千裏的領地呢。
隨後,秦笛將往生罐裏的神魂一個個放出來!
總共七百位金仙,兩百五十位仙君,還有十幾位仙王,其中四成發下道誓言,願意報答秦笛的恩義,或者為秦笛效勞若幹年;剩下六成的仙人,則經曆搜魂的過程,然後再被放出去。
秦笛搜魂的手段比較溫柔,並沒有讓那些神魂變成白癡。但是再溫柔的手段,也會造成部分記憶的缺失。
通過搜魂,秦笛掌握了每個人修煉的功法,多年的人生經曆,和他們對於大道的種種體悟。
既然是金仙、仙君和仙王,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經曆和獨門絕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大道無垠,仙路多歧。
每個仙人都像瞎子摸象,隻能領悟其中的一部分。
秦笛從這些人的體悟中受到啟發,獲得一些新穎的大道雛形,加起來約有七千條,比秦離帶回來的道法還多。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秦笛搜魂的對象中,還包括十位仙王呢!而秦離吞噬的魂燈,乃是以金仙和仙君為主,他並沒有吞噬仙王的殘魂。
仙王對大道的理解,比仙君強十倍,比金仙強百倍!
秦笛將這七千條大道,記錄在《仙藏春秋》中,完成第五十五部的初稿,以及第五十六部的一半。
因為這些大道還不完整,隻有主幹、主根,而缺乏枝條、枝葉,不同於枝繁葉茂的大道樹,因而還需要補充,反複修訂多次,才能逐漸完善。
秦笛放走神魂,也算是了卻因果。
如果他將這些神魂,封印在往生罐中,一直帶在身邊,反而給自己增加壓力,等到破空飛升,離開本界的時候,將會在空間漩渦中遭遇阻力。
像仙王清斛、仙王金光煦那些人,為什麼一直留在本界?為何要修成仙帝才能離開?因為到了仙帝層次,才能對抗空間漩渦中,那令人恐懼的法則約束。
即便秦笛是大帝轉世,他還要承擔起家人和弟子的安全,沒必要帶走這些個無關的神魂。
多一層因果,便多一道束縛;就像那飛在空中的風箏,如果拴上許多的線,又怎能輕鬆的翱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