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雷閑雲則不同,她是被迫分裂神魂,造成的傷害比較大,最終產生兩個主體,分不清主次,分不出君臣,相互競爭,相互敵視。
如果她沒學過“大帝裂神訣”,那麼將來的結局,必然是廝殺和吞噬,二人之中,隻能留下一位。
如今,既然她已經補足了神魂,可以退一步開闊空了。
紫煙仙王道:“我當然會幫你,不過,我的功力趕不上師兄,很難改變他的心意。”
雷閑雲道:“師姑,你聽了秦先生講道,功力大有進境,對不對?”
“是啊,我已經踏入仙王第七重後期了。聽秦先生六次講道,我感到受益匪淺,仿佛眼前打開一扇窗,前麵有絢爛的彩虹,可惜我隻能抓住一部分,大部分道法悄悄溜走了。”
“師姑,秦先生編纂出十八卷《仙藏春秋》,每卷十冊,每冊一百頁。其中的火修道法,我都抄錄過幾遍,然而限於道誓言,不能原封不動的出來。你若有什麼疑問,我可以幫你解釋。”
“那真是太好了!來來來,我心裏有許多困惑……赤帝乘龍駕火車,晴空燒斷暮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這是赤帝火第七重心法……”
隨後不久,秦鴻登上高台,講述第七個“三千大道”。
這時候,他的功力又提升了一階,進入仙王第四重。
下麵聽道的仙人數不勝數,很多金仙和仙君遠道而來,有些人在大秦國等了上萬年,有些人自從來到這裏,就再也不舍得離開,幹脆在這裏定居下來。
既然有大量的仙人聚集,也就帶來了大秦國的繁榮,原本荒蕪缺乏靈氣的星陸,變得仙氣充盈,草木豐盛,成了適合人居的洞福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歸根結底,這裏有仙王秦笛的講道,有眾多仙王的聚集,自然吸引群仙彙聚。
很多人聽得如癡如醉,聽完幾次講道後,覺得大有收獲,進而突破了個人瓶頸。
而大秦國的嫡係仙人,同樣有不的收獲。迄今為止,除了秦笛、秦鴻之外,已經有晏雪、顧如梅、雷閑雲這幾位仙王,莊冷、藿香、李秋水緊隨其後正在閉關,後麵的弟子也都蒸蒸日上,就連朱婉、秦菱、秦月、秦漢承這些人,都晉升金仙中期了。
由此可見,秦笛在這裏舉辦九次布道大會,有著深遠的意義,不單能回饋地以了卻因果,也讓大秦國成為修真文明的聖地。
這就像地球上的科技文明,最先進的國家,擁有知名的大學,群英薈萃,群策群力,才能獲得突破。
修真文明也是一樣的。
秦鴻負責講道,每隔數萬年登台一次,相當於拋磚引玉,引來大量的仙人聚集,這些人經常聚會,交流切磋,講述自己的經驗,被文翔、文若、秦漢承、秦漢旭、蠶叢、魚鳧、鱉靈、杜鵑等金仙記錄下來,然後再稟報給秦鴻,完成一個循環。
通過這樣的循環,可以積累更多大道法則。
而且,眾多仙人的聚集,也帶來各種稀缺材料,有助於莊冷、藿香、李秋山等人煉製丹器符陣。
仙丹是修士進階的動力,高階仙丹供不應求。
仙陣是不可或缺的物品,若沒有聚靈仙陣的約束,便無法在體內洞中,融合成高階的仙靈脈。
對於仙人而言,最緊要的是構建體內洞。
一個完美的洞,需要有高深的法則,豐富的仙材,以及高等級的仙靈脈。
正因為如此,仙人聚集在一起,討論道法,交流物資,融合仙靈脈。
沒有交流,便沒有進步。
閉門造車,乃是一條死路。
清心寡欲,無欲無求,那隻存在於傳中。
第七次布道大會後,轉眼又過了三千年。
這一,仙王清斛等門求見,對秦鴻道:“多謝秦仙王,聽了你的講道,我終於獲得了突破,踏入仙王第九重。你知道我現在是什麼感覺嗎?那是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飄飄欲飛的感覺,原本的道壓製消失了,還有一種莫名的牽引力,逼著我破空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