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坐在北京大學的自習室中寫下這段話。
我叫林水水,我爸叫林耀華,他是一個工程師,我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我爸平時頗愛看中國傳統書籍,例如《易經》這類的書籍,在我出生的那天,我爸對我媽說我五行中極為缺水,要給我狠狠的補水,我爸提議叫林淼淼,我媽說這個名字聽起來太像女生的名字了,怕我被同學笑話。於是,我爸給我取名叫林水水,他覺得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寓意就是:樹木要想長成一片森林,就得要有充沛的水源。
我出生於公元1999年冬天,至今天我的人生已經走過了長長的20年,20年的時光對我來說是一個長長的時間段,但對這個龐大無垠的宇宙來說,這不過是比一瞬間還要短的時間,畢竟我所在的這顆藍色星球,存在於宇宙中的時間也有至少40-46億年。我的存在對於宇宙來說,不過滄海一粟。
為什麼我想要寫下這段話?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或許隻是想在無盡的時間長河中留下我自己一點點曾經存在的痕跡罷了。作為一個數學專業的學生,我習慣了用數字函數來描述我的生活。提筆寫下這麼多有關我自己想法的文字,在我的人生中還尚屬首次。簡單的說,我之所以想寫這段話,可能和我最近的心情有關。
從小到大,我在數學上的學習體驗和我身邊的同學、朋友都是不同的。我出生於中國西南的一個小城市宜賓市,在我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表露出一點不同。當我第一次接觸到數字的時候,是我爸拿著那種在新華書店買的幼兒啟蒙卡片教我認識的時候,那是我雖然不會說話,但我的大腦中像是有什麼程序在滿足初始條件後被激發了。我爸隻教了我認識0到9的數字,但在我的腦海中,數字是活的,它們是跳動的,可以自由組合的,1和1可以融合成2,而1與1用一種奇特的方式碰撞卻等於1,其他數字可以按此規律類推。於是,我在還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甚至在我還不知曉四則運算法則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數字之間可以有這樣的規則。這個秘密無人知道,連我爸都不知道,我在2歲的時候自學學會了加減乘除,我相信我就算告訴別人,也沒什麼人相信吧。
憑借著這與眾不同的天賦(在這裏我要澄清一下,我是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才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樣,能夠看到跳動的數字。),我小學6年的數學,都沒有考過除了100以外的數字,準確的說,我在1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把小學6年的數學給學完了,而後的幾年我一直在看初中和高中的數學。在那個沒有網購的年代,我爸在新華書店給我買齊了小學6年的數學書。我爸對於有我這個不普通的兒子,他也有點感到驚訝,當時我爸的朋友們都說我是天賦異稟的數學天才,勸我爸給我辦理跳級,讓我早點去讀初中。但是,我爸覺得我還是小孩子,沒必要這麼早就去初中,就讓我繼續上完了6年小學。這裏,我得感謝我爸。我雖然有和別的孩子不同的數學天賦,但我的情商還是和小朋友一樣,當時的我心裏想的,還是把作業寫完,就可以和同學一起玩耍。
在深得小學數學老師的喜愛下,我小學參加了各種和奧數有關的比賽,每次都是獲得一等獎,搞得幼年的我以為一等獎都是隻要每個小朋友參加了就會有的。在獲得了許多數學競賽獎以後,我的數學老師給我爸推薦讓我去我們省最好的學校去讀初中,我爸覺得我太小,就讓我在我們市裏繼續讀初中。
我在上初中的時候,我發現初中數學都是我小學我看過的。於是,我的3年初中數學也是從未考過滿分以外的成績。因為我的數學,我被初中同學們取了外號叫林神。可惜,我雖然數學很好,但我在其他科目上的學習體驗還是和大部分人一樣,需要慢慢努力地學習才能考到一個比較滿意的分數。初中時,我也像小學一樣被老師推薦去參加數學競賽,同樣也是每次都是一等獎。
中考時,我因為數學考了滿分,再加之我在學校留下的數學神話,我受到了我們省最好高中招生老師的青睞,他們極力邀請我去他們的學校念書,還給我爸媽許諾隻要我去讀了,可以全免高中三年的學費。但是,我爸媽舍不得我一個人去成都念書,我爸對我說:“兒子,爸覺得你是一塊金子,金子在哪裏都是發光的。”於是,我就被我爸給安排到他的高中母校——宜賓三中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