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來者可是大賢良師(1 / 2)

卻道那崔博於榻上效仿王司徒故事,高聲道:“來者可是大賢良師?”

“非也非也,我螢火之光怎能比得天上皓月?我教主大賢良師,雲遊四方救苦難,德被天下傳教義,現在卻也不在涿郡。在下不才,太平道中忝為末流,救你這小娃娃卻也夠了。”

果不其然,來者是太平道中人,他本不願與之接觸,但又好奇於符水是何原理。

隻見那老道,雙手負於背後,昂首挺胸走進崔博臥室,隱隱有神仙之氣。

崔博嘿嘿一笑,這老頭還挺有範兒!

“嗬嗬,小問題,我隻需下幾道符水,內服外敷,管教郎君恢複如常,不治而愈。”

說著便從袖中取出一物,正待交於崔二。

張表伸手攔住老道,道:“道長可先試否?”也不等老道拒絕,取出一碗水,將符燒成灰,和於水中,“崔郎乃代郡守崔公從孫,身份貴重,若出差池,我等難辭其咎,道長亦難幸免。”

“嗬嗬,有何不可。”老道話音剛落,端起碗來一飲而下。

從老道掏出黃符的時候,崔博眼睛都直了,仿佛大灰狼見了小白兔,紙啊!這尼瑪是紙啊。崔博家中藏書還都是竹簡,太平道中人竟能用上紙。

雖然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為什麼沒能廣泛使用,可能是存儲時間不長,刪改不如竹簡方便,書寫體驗不佳——工藝水平無法把麻頭、破布、樹皮搗成細小顆料,導致有凸點,或者紙張厚薄不勻。

但這些也無法磨滅蔡倫改進造紙術的功績,雖然造紙術不是蔡倫發明的,但一提及造紙術,首先就會想起蔡倫。後世再改進造紙術,也脫離不了蔡倫造紙的程序。

嗯,崔博沒用上紙也很正常,作為一個在後世用紙習慣的現代人,用竹簡必然不習慣。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這一見到紙,那還了得——不行,我必得之!

崔博招招手,開口找道長要了一張符,瞪大眼睛,細細摩挲,做工很粗糙,顆粒分明,雖無法用於書寫,但是——擦pp絕對夠了。

崔博已經受夠了!如廁要用廁籌去刮,用完還得削,劃屁股不說,還TM擦不幹淨!

“道長,寧能賣我兩斤…不二十斤紙嗎?”崔博此時下體也不痛了,起身拉住老道的手,兩眼放光。

道長麵露苦色,似有難言之隱,道:“黃紙乃是我教中人用來行符治病之根本,你這…”

“三百錢一斤!”崔博強行打斷老道的話。這會兒未經戰亂,糧價還算正常,三百錢足以買數鬥粱米或一石粟米,夠一個成年男子吃上大半個月飽飯,崔博出價不可謂不高。

“此事易耳,然我需要從冀州調來郎君所需之紙,我這就去準備。”老道怕崔博反悔,逃也似的離開了崔宅,仙氣頓失,眾人愕然。

不到十息,老道便折返回來,掏出一疊符籙,交到崔二手中,道:“記住哦,內服外敷!”真人版小石潭魚兒——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有錢能使老道百米六秒,真的是為所欲為。

眾人已經把崔博跟敗家仔聯係到一起了,尤其崔二,仿佛從他身上割下幾塊肉一般。饒是張表忠心,看崔博的眼神也像是在看地主家的傻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