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一少年正端坐於書房冥想,那少年十五六歲模樣,生的是眉目清秀,麵如冠玉。
這會兒,曹操還在宮中當議郎,劉備也比原本曆史上混的好多了,現任從事中郎。
雖然劉備和曹操現在都是秩六百石,但是其履曆根本沒法和曹操比。
曹操二十歲被舉孝廉,然後入朝為郎,然後沒多久遷北部尉,三年任期滿後,曹操調任頓丘令,二十三歲便為千石縣令。而今年,劉備正好也是二十三歲,未舉孝廉,也隻是在及冠後被盧植薦為郎,三年任期滿升為中郎,秩六百石。
話說那劉德然,來京中數載,年紀愈長,見識愈寬,人也沉靜不少,但是讓崔博刮目相看。因其有勇力、家世清白,又是盧植弟子,任五官中郎,宿衛執戟。
“噔噔噔…”門外響起了敲門聲,一般崔博在書房讀書時,下人都不會來打擾他,想必有要事。
“崔郎…”
崔博正坐在書房冥想,聞聲睜開眼睛。
“進來吧。”
崔四進來,先是一禮,然後取出一蠟丸,交與崔博,轉身告退。
這些年來,崔四也不是當年的愣頭青了,畢竟跟了崔博這麼久,忠誠還是有的,崔博也信任他,常任之為腹心。
崔四走後,崔博盯著手中蠟丸,表情凝重起來。
能用蠟丸封的消息,自然不容小覷,崔博打開蠟封,展開縑帛,其中言辭甚是精短——“太平黃巾起事,就在三月甲子”
崔博閱後即焚,又陷入了沉思,這一天終於要來了麼。
書上雲是中平元年黃巾起義,今歲也未改元,難道說黃巾起事提前了麼?
崔博不得而知,既然黃巾相約三月起事,而今歲旦將過,還有兩月,是時候著手準備了。
崔博召了張郃進來了,附耳說了幾句,張郃唯唯而退。九載光陰,張郃展現出最多的是其智計,張氏兄弟二人,也是崔博最信重之人。
“崔三備車,前往酒肆!”
早在數年前,崔氏酒肆便轉移到了雒陽,崔博特地請了盧植題字“安平崔糧液”,因為技法原因,酒的質量不知高出了別酒多少個檔次,價格雖高,但京城從來不缺乏有錢的主。
酒肆中,裝飾極簡,卻座無虛席。與別家不同的是,崔氏酒肆無甚多雕紋,書畫掛的甚多,就連用來隔開空間的屏風都書滿了書畫。
崔博兀自上了二樓,在一雅席喝茶等候。
茶這東西,還是崔博曾聽益州大商言,漢嘉郡有茶,做藥粥或煮水喝可生津止渴,益脾胃。崔博好奇,便與大商長期商議,願以一石三千錢的價錢收當年新茶。
茶這玩意兒在那地兒,知道的人還真不多,知道能食用的那更是寥寥無幾。大商聞言自無不允,這東西雖然不出名,但是用心收還是能收來不少的,第一次交易就給崔博整了三石餘。
蜀地離雒陽也有數千裏,再加路途難走,運到雒陽時幾個月已經過去了,茶葉早已黴變。
加之崔博根本不甚懂茶葉,隻得吩咐從人將其曬幹,然後翻炒。那泡出來的滋味可想而知,不但澀口還帶著一點黴味。
後來崔博學精了,讓那大商曬幹之後,裝於木盒運來,那泡出來的茶水才能入口。漢代飲料種類太少,除了水便是酒,水無甚滋味,想喝點帶味兒的隻能加蜜,酒常喝又影響神誌。所以崔博一搞出茶葉來,就在雒陽風靡一時,達官顯貴、文人騷客附庸風雅者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