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但莽行事,莫問前程(1 / 2)

崔博雖然嘴上說著劉宏笨比,但劉宏並不笨,可以說還很聰敏。桓帝崩,竇妙被尊為太後,她與她爹竇武這麼一合計,接著就是劉宏少年被選中登基。

竇妙為太後、竇武大將軍與陳蕃、胡廣共錄尚書事,劉宏雖說是天子但是球用都沒有。結果劉宏並著那宦官搞死了竇武,黑鍋還讓宦官背得穩穩的,不可謂不聰明啊。

而且此時崔博還不希望劉宏死,皇子辯、協年幼,若再像曆史演得那般,笨比何進詔董卓入京,然後他與宦官火拚身死魂隕,董卓霍亂朝綱,天下還是大亂。崔博欲救的不是劉宏,而是生民、家國。

可惜這些可能發生的事他又說不出…

……

次日,出了上艾界,前方出現了一條分叉口,一邊是井陘故道,一邊直上白陘穀…

話說那日崔博靈光一閃,突然蹦出那個想法之後,不顧韓蔣二人阻攔,強要北擊黑山黃巾,證實心中猜測是其一,主要還是崔博咽不下那口惡氣。

崔博能偵知暗道漏洞,那能打出這套組合拳的幕後之人,必然也能猜到,所以他臨行前快馬傳書兩封,一封與劉備,具言上艾之事並請其增兵,並附上他的猜測,劉備知事,二人關係也鐵,他定然不會宣揚。

一封與州牧王考,隻言黑山賊有異動,天子東巡之事他肯定知曉。此時崔博要是再提,恐有心之人要彈劾他喲。

眼看前方出了兩岔路口,且兩條路上都有雜亂腳步,崔博一時竟不知該往何方去。

他望向蔣欽,詢問之意不言而明。

蔣欽下了馬,蹲在地上仔細觀察一番,然後用手指戳了戳地上的土。

“井陘方向腳印是數日前的,白陘穀方向是近三日的!”有數年從軍的經驗,蔣欽還是頗有自信的。

真是奇了怪哉…還分了兩條道,難道這張涉還一次接了兩個客麼?井陘方向現在肯定追之莫及,敵勢不明,崔博不敢分兵,便吩咐大軍往白陘穀走。

“長史且慢。”蔣欽攔住崔博施令,“且先書一封交與井陘長,可兩道並查!”

辣是真滴厲害,一連倆人,先有張郃,再有蔣欽,他倆仿佛天賦樹點歪了一般,才能越來越向謀士方麵靠攏。

崔博從其言,倚車行文,那井陘長他也不認得姓甚名誰,幹脆就直接用官名代替。書中內容除查井陘道外,還請了其施援。

“斥候探路,疾行軍,開往白陘穀!”百裏趨利必蹶上將?嗯,崔博打算日行八十裏疾追賊人,而且他根本就算不得上將。

崔博不知道他這個決定做得對不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但莽行事,莫問前程!

……

“嗖嗖嗖…”

行不半途,二百餘步前方斜刺果殺出伏兵,崔博雖說這波莽了,但也算是做了一些準備的,前軍皆身披玄甲持盾牌,就為防不測。

霎時間箭雨如蝗蟲飛湧,“舉牌!迎敵!殺!”韓當暴喝三聲,棄馬手持牌、刀便往前疾衝,

將為兵之膽,見自家主將親冒箭矢,不顧自身安危,勇往直前,那些子兵士又豈甘其後?

遭遇戰,狹路相逢勇者勝,比的就是誰更勇。

崔博:“口——號!喊起來!”他穩坐後軍,自然是也沒閑著,因是急行軍,也未帶金、鼓,士氣雖是被韓當調動起來了,但是未能震破敵膽,終是美中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