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鳳瑤歎息:“也罷,如今先帝血脈凋零,也沒有剩下幾個,朕何忍兄弟相殘,縱然他們再有過錯,朕也就饒恕他們一死吧。”
“皇上仁德天下罕有,此輩若是再不感念皇上恩德,感激涕零反思過錯,真是罪該萬死了。”
右相躬身施禮,說了一番讚美的話。
“皇上,臣啟皇上,如今逆賊已經伏誅或者被抓獲,辰國安定無憂。隻是我辰國,如今國力財力衰敗,百姓家中沒有餘糧,就連軍卒們也缺衣少食,恐怕一時間難以恢複。皇上當初從玄國借了一萬精兵,就一直駐紮在寧遠,每日消耗巨大。如今,玄國的禁衛軍也駐紮在寧遠,消耗更是巨大,請皇上定奪。”
龍虎大將軍一開口,就有意讓辰鳳瑤把玄國的人馬,統統地打發回去。
但是辰鳳瑤也不傻,怎麼會如此就把身邊僅有可以信任保護他的人,從身邊給調開,給別人機會。
“此事不好辦啊,那一萬精兵,不是朕借了過來,而是皇兄送給朕的,是朕的貼身護衛,如何可以歸還?此乃是皇兄恩賜,朕如何可以送回去?”
辰鳳瑤一句話,令右相和龍虎大將軍都呆滯了片刻,本來以為,早晚會讓辰鳳瑤把那一萬精兵打發回去,如此也可以少了眼中釘,免得那些人平日黑著臉,看到他們連理睬都懶得理睬,讓他們幾位顧命大臣,一點麵子都沒有。
不想,辰鳳瑤會如此說。
二人明明知道這是托詞,一萬精兵,包括其中的良將,可不在少數,他們不相信司徒紫玉就肯送給了辰鳳瑤,而這些人也心甘情願留在辰國效忠。
但是辰鳳瑤是皇上,說了這話,他們也不能辯駁,說皇上說謊,內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皇上,這些將士們,家人都在玄國,長期留在辰國,恐怕是不妥吧?”
“也沒有什麼,上次朕去見皇兄,皇兄還提起,要把這些人的家眷,送到辰國來,隻是因為事情多,而當時辰國也不穩定,逆賊猖獗,因此才放了下來。”
“既然是如此,臣也不敢多言,隻是皇上乃是辰國的皇上,辰國為皇上效忠之輩,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何用辰國的將士保護皇上,如此令臣真是慚愧無地,唯有跪伏向皇上請罪。”
龍虎大將軍噗通一聲跪了下去,右相也急忙跪了下去,二人重重磕頭在地。
“二位愛卿請起,這是做什麼?此乃是皇兄和朕的兄弟的情誼,若是不接受,朕如何麵對皇兄。不過是一萬兵馬而已,不足掛齒,二位愛卿何必因此耿耿於懷。須知,這辰國的大好江山,朕的安危,還需要二位愛卿的鼎力支持才是。”
辰鳳瑤親手將二人攙扶了起來,臉色柔和起來。
此刻他還缺少不得二人的相助,而朝臣中,也是以二人為首。
“皇上,請皇上恕罪。”
“二位愛卿心係國事,何罪之有。”
“皇上,請皇上恕臣直言,那一萬精兵既然是玄國國君所送給皇上,也不便歸還。玄國國君對皇上情深意重,此次皇上前往玄國,更派了禁衛軍大都督親自送皇上回國。如今皇上回國多時,辰國安穩,而玄國的盈地,頗不安寧,將殷大都督,長期留在此地,恐怕會令玄國國君多有操勞。”
“此言甚是,臣聞玄國國君勞累過度,因而龍體不適,皇上和玄國國君兄弟情誼深厚,可早日送殷大都督回去為玄國國君分憂。”
辰鳳瑤抬眼看了殷紅晨一眼,此時的殷紅晨,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微微低頭,雙手垂在身體的兩側,以最標準恭謹的姿勢,恭立在一側。
右相微微低頭,窺視辰鳳瑤的臉色表情,龍虎大將軍不時看殷紅晨一眼,再看辰鳳瑤一眼。
那個垂首恭立的年輕人,給他極大的壓力,他帶兵數十年,第一次在一個比他年輕很多的人身上,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那種淩厲的殺氣,有時就如已經出鞘沾血的利劍,令人不寒而栗。而大多數時候,殷紅晨的身上,總是帶著那樣血腥的煞氣。
此時的他,身上沒有任何煞氣,靜靜地站立在一側,甚至會令人忽略他的存在。
若是殷紅晨的身上,隻有濃重的殺氣無法掩飾,龍虎大將軍反而不擔心,因為那樣的人,頂多是一勇之夫,容易對付。但是隱藏了煞氣的殷紅晨,令他忌憚心悸。
一個年輕人,可以爆發出那樣滔天的煞氣,已經很少會有人做到,至少他從未見過。
能隱藏所有的煞氣,令人忽略他的存在,這樣的人,他自思修煉多年,才能做到。而那個年僅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就已經做到。
“是一個極為棘手的人!”
這是右相和他共同給殷紅晨的評價。
辰鳳瑤冷淡地一笑,這些人,一個計謀行不通,就用另外一個計謀。他對幾位曾經在他麵前宣誓效忠的顧命大臣們,同樣的不信任。
因為這些人在幾位皇子作亂時的表現,讓他很失望,因此此刻他也難以給予這些人更多的信任。為了安全,也為了可以盡早地把辰國掌握在手中,他必須暫時留下一萬精兵,留下殷紅晨。
一個殷紅晨,足以抵十萬雄兵,而殷紅晨和那些精兵,是玄國人,即便是司徒紫玉真的把這些精兵良將送給了辰鳳瑤,他們終究也是玄國人,辰國諸多忌憚。
留下那些精兵不算什麼,也不過才一萬人,隻要可以把殷紅晨送回玄國,他們也放心很多。
幾位顧命大臣,尤其是右相和龍虎大將軍,仍然想把持朝綱,從多個方麵控製辰鳳瑤,令得辰鳳瑤不得不順從他們。他們也是看辰鳳瑤年少,因此就想獨攬大權。
習慣了大權在握的那種美妙滋味,辰東明後期已經不能處理朝政,裝作昏迷不醒,他們便把握了大權。
辰東明留下六位顧命大臣,也是為了他們之間互相牽製,以免架空了辰鳳瑤。但是畢竟辰鳳瑤在辰國毫無根基因此也隻能受製於人,不得不在朝堂之上,被這些人諸多的掣肘。
“殷紅晨,他昔日是朕的好友,與朕交情深厚,因此這次朕回國,他便投奔了朕,以後就是朕的臣子。”
“皇上……”
“皇上此言是何意?”
右相和龍虎大將軍,麵麵相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若說司徒紫玉肯送辰鳳瑤一萬精兵和某些良將,他們可以相信理解,但是殷紅晨肯拋棄玄國,拋棄在玄國禁衛軍大都督的位置,侯爵的封號,投奔辰國,這絕對令他們無法相信理解。
“殷紅晨,是朕的臣子。”
辰鳳瑤用極其肯定的口氣說,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表情肅然。
“可是,皇上……”
“皇上,咳咳,殷大都督,乃是玄國皇上最倚重的大臣,皇上如此就留下殷都督,有些不妥吧?若是被玄國國君得知此事,影響兩國交好,皇上和玄國國君的兄弟情誼,就不美了。”
“二位愛卿以為,若不是皇兄允許,把殷紅晨送給了朕,朕如何會留他在辰國?”
龍虎大將軍目光落在殷紅晨的身上,不相信殷紅晨會願意留在辰國,殷紅晨在玄國貴為禁衛軍大都督,一等侯爵之位。
到了辰國,且不說辰國還沒有玄國一半大,就是辰鳳瑤這個皇上的權力也無法和司徒紫玉媲美。而辰國已經有禦林軍大都督,也不可能把這個職位給殷紅晨。
即便是辰鳳瑤肯把這個位置給殷紅晨,甚至再加封公爵之高位,那位現任的禦林軍大都督,也不會如此痛快地就把這個位置給讓出來。
二人再度交換了一個眼色,殷紅晨縱然可以在辰國做禦林軍大都督,再加封公爵,也沒有在玄國的權力大。而殷紅晨在辰國做官,必定會引起辰國朝野上下的不滿,得不到眾人的承認和接納。
他們相信,以殷紅晨的智慧,絕不會願意留在辰國。
“殷侯爺乃是大才,用兵如神,文武雙全,皇上能得到如此人才,臣不勝欣喜之至,該向皇上恭賀。卻是不知道,以殷侯爺的大才,皇上要冊封殷侯爺何等職位?”
“殷紅晨,也是啊,說起來朕還真是沒有什麼官職可以冊封給你。你要留在朕的身邊,是不是太過委屈了呢?”
“臣隻願留在皇上的身邊,為皇上效勞,不求高官厚祿,請皇上明鑒。”
殷紅晨很配合地躬身施禮,低頭說了一句。
“侯爺乃是玄國重臣,如今到了辰國,如何可以沒有官職和高官厚祿,這如何可以對天下人交代,令侯爺安心為皇上效力?臣請皇上,加封殷紅晨官職爵位,以安其心。”
辰鳳瑤有些苦惱地看著右相和龍虎大將軍:“可是朕的朝堂之上,似乎已經什麼合適的職位給殷紅晨,爵位嘛,殷紅晨在辰國身無寸功,朕也不好就給他什麼爵位。”
二人再度看著殷紅晨,以為辰鳳瑤如此一說,殷紅晨必定會有些許的不滿。
畢竟殷紅晨在玄國乃是皇上身邊的紅人,朝中的重臣,官高職顯,如今到了辰國多日,身無官職也太說不過去。
辰鳳瑤和殷紅晨心中卻是清楚的很,殷紅晨不可能留在辰國做官,因此有沒有官職,也就不重要。而辰鳳瑤,也不能真的封殷紅晨什麼官職,那樣就真的亂套。
“朕看,就等他立下功勞,朕再封賞他也不遲。”
辰鳳瑤輕飄飄地一句話,絲毫不去擔心殷紅晨是否會滿意如此的安排,漫不經心。
“皇上,殷侯爺一路護送皇上回到辰國的京都,此乃是護駕大功,如何算是沒有功勞?功高莫過於護駕,臣以為,該當加封才是,以免令功臣得不到該得的封賞,以為皇上賞罰不明。”
“以二位愛卿看,該加封殷紅晨什麼官職才好?”
右相和龍虎大將軍互相看了一眼,這話可不好說啊,他們該說殷紅晨做什麼官?他們根本就不想給殷紅晨任何官職,更不想讓殷紅晨留在辰鳳瑤的身邊,才如此步步緊逼。
“這……臣等恭聽聖裁。”
二人把這個難題,重新扔給了辰鳳瑤,也明白辰鳳瑤是要決心把殷紅晨和其手下的人,留在身邊作為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