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三十二歲嗎?”這個年紀當領導實在是過於年輕了。這不是年少有為的問題。這是會不會被坑的問題。
村子很,世界卻很大。在老狐狸當道的世界裏,就算是四十歲也不過是一個容易被占便夷新人。一個三十二歲的人再怎麼縱英才,也不可能有太多的經驗。
江湖險惡,這樣的人在老狐狸眼中根本就是一塊大肥肉。他還很理想化。可能人家隨便點好聽的,他就把魚送了。
“確實是年輕了一點,但是他非常有才華。”談到這個鄭無涯,張教授的眼角都堆著笑。
我覺得有沒有才華跟有沒有領導能力完全是兩回事。李白夠有才華吧?李白晚年還給送人頭,投靠了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永王。
這還是“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的李白,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的李白,是“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李白。
會演歌劇的不代表會唱京戲。這真的是兩回事。能夠成功的人是因為人家本身就兩樣都會。
很多人覺得自己可以完全是一種錯覺。我自己就常常有這種錯覺,覺得自己什麼都懂。其實,像我這種卒吹吹牛還行,真做起領導來肯定抓瞎。
當領導從來不靠知識,主要靠眼光,靠大格局,靠人格魅力,關鍵時候還得靠隨機應變的厚臉皮。我就完全不校
一想到那位握著死敵的手把酒言歡,轉身把不堪大任的發打發回老家,還讓朝不保夕的我感激涕零的領導,我就知道當領導一門高深的藝術。
“請問,這一派的貢獻主要是什麼呢?”我還是問問比較好。萬一人家兩樣都會呢?
“主要是保護著作權,提倡創作自由。”張教授笑著道。
“難怪您這麼喜歡他。”人總是喜歡對自己有利的人和事。
其實也還行,鄭無涯沒有飄,知道自己最擅長什麼。雖然他是要建立烏托邦一樣的世界,但是做起事情來還算腳踏實地。
“是的,我確實對鄭無涯有幾分偏愛。有才華的年輕人誰不喜歡呢?特別是在他不會搗亂的情況下。”
我剛想誇張教授兩句,張教授緊接著又道:“我知道,很多人對鄭無涯有偏見。這也是三戒派不太受歡迎的原因。都百無一用是書生,那是因為大家沒有看到讀書人最大的作用。”
“抱歉,我確實是對他有點偏見。我比較務實,總覺得他講的很多東西跟現實嚴重脫節了。
雖然我不否認他的才華,但還是覺得他沒有什麼領導經驗。
您知道的,我是一介武夫,對讀書人不太了解。還請您給我講講讀書人最大的作用。”
比起這些彎彎繞繞來,原身確實還是喜歡依靠武力解決問題。不是因為原身不聰明,而是因為原身的武力值比較高。
其實,我還蠻羨慕這具身體的武力值的。要是我在現實世界中能有這具身體十分之一的武力值就好了。
張教授清了清嗓子,又喝了一口茶,一副要講很久的樣子:“人類社會跟動物世界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文化的積累與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