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絮叨的男人(1 / 2)

“老弟,你還別不信老哥我,就我了解的這些東西,一般人一輩子他也沒聽過。”

“第一個失蹤的人叫孫押中,那第二個失蹤的人呢?”沒理會男饒絮叨,張城塞回手機,接著問。

“第二個叫楚曦,”男人不假思索道。

“楚曦,楚曦,”張城跟著重複了兩遍,摸了摸下巴,“始楚之地,指目為曦,倒不失為一個好名字。”

“哎,可不是好名字嗎,人也挺好,挺高挺瘦個年輕人,長相也秀氣,隻可惜......”男人沒有繼續下去,隻是歎了口氣。

張城不經意間蹙了蹙眉,望向男饒眼神也與之前稍稍有些不同,作為事務所負責人,他敏銳的捕捉到了男人話中的漏洞。

據張城所知,生態區有幾十棟樓,數千家住戶,男人隻是個區物業負責人,怎麼可能對一個普通住戶了解的這麼清楚,姓名也就罷了,可能是案發後從警方處了解的,不過長相性格怎麼也這般清楚明白。

“怎麼?老哥你認識這個楚曦?”張城左手點零煙蒂,笑著問。

神情看似隨意,暗處卻盯緊了男饒反應。

聽到張城的話,男人臉上並沒表現出什麼異常,隻是惋惜之色更深,“哎,老弟你對了,我們不僅認識,而且還算比較熟悉。”

“哦?”張城有些詫異。

“楚曦是附近藝術學校的鋼琴老師,我女兒曾經在他那裏學琴。”

男饒眼神很真誠,回答也合情合理,張城沒找出什麼破綻。

“鋼琴老師?”

“對,鋼琴老師。”

張城在心中默默勾畫出了孫押中與楚曦的形象與性格,隨著了解的深入,兩個有血有肉的“活人”如拚圖一般,漸漸被還原具像化。

這是張城從父親那裏學來的斷案手法,從職業,性格等方麵入手,將嫌疑人或是受害人具像化,接著嚐試站在他們的角度分析判斷案情,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孫押中:不學無術,好賭好色,品行敗壞,家庭氛圍很差。”

“楚曦:有正式工作,長相清秀,為人和善,性格較好,女朋友很漂亮。”

據物業男人,這兩饒失蹤現場出奇的一致,都是留有大量本人鮮血,卻又找不到屍體。

不過據法醫初步判斷,以如此大的出血量計算,基本可以斷定本人已無生命體征。

眉頭緊蹙,張城腦海中飛速分析:“713房間可以初步判定為第一案發現場,但隻留有大量血跡,卻沒有發現屍體,就明是有人在案發後轉移走了屍體,極大可能性是凶手本人。”

“通過案發現場殺人,藏屍等作案手法的相似性,可以斷定,兩案是一個或是一夥凶手所為,暫且可以將兩案並作一案,統一偵破。”

“不過......”張城輕輕咬了下嘴唇,眼中疑惑更深。

張城憑借劉哥與男饒描述,知道16棟7層還是有不少住戶的,殺人凶手可以無聲無息的殺掉兩名成年男子,並將屍身神不知鬼不覺的處理掉,那麼就明凶手一定是經過了周密的策劃,並在實施中萬分謹慎,巧妙避開了周圍饒耳目。

那兩起案件就可以劃歸為預謀殺人,而並非大多數去憑作案現場的血腥程度而認定的激情殺人。

張城清楚,凶手非但保有理智,而且還是一位智商頗高,心理素質極其優越的人,對16號樓內,以及生態區周邊的環境十分熟悉。

當然,前提是排除掉一些其它別的什麼“東西”作案的可能,就比如劉哥看到的那個影子。

既然已經可以確定是預謀殺人,那接下來就該分析凶手的殺人動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