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院長辦公室後,張城的心情並不比之前輕鬆,他心中隱隱有種不出的感覺。
這種感覺很奇怪,就像是在迷宮中千辛萬苦跋涉的人突然找到一扇門,可打開後發現,門後依舊是一條不知通往何處的幽深的路。
沒有人這條路可以出去,同樣,也沒有人這條路出不去。
隨著對案情了解越多,心中的這份感覺也就愈加清晰,每一次他都以為自己抓住了關鍵,破案指日可待,可很快又有新的線索出現,而新的線索則毫不留情的否決了之前推理出的一牽
從最開始所懷疑的許東升,到紅衣女,再到如今的段賢林,張城到現在也無法確認誰是最後的凶手。
這種先給了人希望,而後又讓人失望的劇情反複上演,作為演員的張城已經身心俱疲,而他的心也在這不斷的反複中更加迷茫,甚至於絕望。
留給他的時間太少了。
沿著7層的走廊緩緩前行,張城嚐試著大口呼氣,同時也在不斷的給自己灌輸積極的信號,給自己打氣,他學習過有關心理暗示的課程,從失蹤的前探員南雅柔那裏。
他們所從事的行業比較特殊,除了要有極強的心理素質外,自我排解也很重要,不然長年累月下來,心裏很容易產生問題。
漸漸的,混沌的大腦開始清醒過來,張城的心態也慢慢趨於平和。
走廊盡頭左拐,張城進入7層樓梯間,這裏位置比較偏僻,很少人來,背靠牆壁,他緩緩閉上雙眼,算作暫時冷靜一會。
大量有關案件的信息彙聚在張城腦海中,如果這時有人站在他麵前打量,會發現他的眼皮輕輕抖動,這是人在激烈思考的表現之一。
通過剛剛與黃成的談話,結合之前所掌握的信息,經過分析彙總後,張城提煉出了幾條重要結論。
第一,得知了段賢林的身份,他是本案的關鍵,一切詭異事件都是在他死後才出現的,並明確了李沁身側的紅衣女並不是段醫生。
第二,作為醫院一把手的黃成的作案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據之前張城和李海逸的分析,從獲得警方行動的及時性來看,凶手之一很有可能為醫院的高層,不然不會對警方的動作那麼清楚。
而排除黃成的原因很簡單,他對縣醫院的感情很深,從20歲出頭的年輕人一直到現在的白發蒼蒼,是將整個青春都獻給了這裏也不誇張,這是個愛惜醫院聲譽甚於生命的老人,張城不認為他會做出這種有損於醫院聲譽的事。
還有一點,縣醫院發生這樣的事情,作為院長的黃成責任首當其衝,無論是警方,還是市醫療機構對他的調查評估勢必一波接著一波,張城真心覺得凶手不會這麼蠢,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第三,所有的案件都是圍繞縣醫院太平間發生的,不單單是遇害的地點,就連工作性質也都與太平間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