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退場(2 / 2)

尤其是這俊俏郎君,一開口學好些人話,若不是他就在邊上,哪裏會信?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是啞巴,什麼都不才是正途。

途徑渡口,這裏一切如常,顯然湖中有人落水的事兒還未傳到這裏。

溫宴回到熙園。

歲娘抱著黑檀兒好一通誇獎。

黑檀兒眼皮子都懶得抬。

“明兒給你弄條魚來。”歲娘道。

黑檀兒這才揚起脖子,咕嚕了聲,以示滿意。

歲娘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黑貓真是成了精了。

溫宴睡了個好覺,神清氣爽地往長壽堂去。

桂老夫人讓溫宴落下,轉頭問曹氏道:“二郎今兒不是休沐嗎?怎麼一大早又往衙門去了?”

曹氏的丈夫,也就是溫宴的二叔父溫子甫入仕多年,任臨安同知。

正五品,不算高,但臨安是舊都,當地官員還是很氣派的。

一聽這問題,曹氏險些沒有壓住臉上幸災樂禍的笑容,她趕緊清了清嗓子:“昨兒夜裏,季家那究哥兒和曲家兄弟遊湖,自家人打起來了,全落了水。順平伯夫人氣得不行,要把娘家那幾個侄孫兒關大牢裏,老爺就去衙門了。”

桂老夫人眉梢一揚,很是驚訝。

溫宴也裝作吃驚,道:“多行不義!”

桂老夫人心裏樂開了花,嘴上卻端住了:“我們溫家該以順平伯府為戒。”

坐在的紛紛應下。

到底是在順平伯府那兒吃了幾次虧,溫家上下,哪怕不落井下石,也想看一場熱鬧。

曹氏摸透了桂老夫人心意,自然不叫她老人家出麵,讓身邊的胡嬤嬤去渡口打聽,想知道那幾個混賬子上岸時是怎麼一個狼狽樣子,回頭好給老夫人聽。

隻是打聽著打聽著,竟是隱隱有些怪異了。

尤其是,胡嬤嬤為圖方便,出入都走的西北角門,門房與她嘀咕,是白有順平伯府的人來問,府裏姑娘昨兒可有從西北門出去的。

“門房上自是沒有,也的確是沒有,”胡嬤嬤稟道,“隻是不懂伯府為何有這麼一問。”

曹氏也弄不明白,道:“我們家姑娘出入,還得報給他們家不成?手伸的這麼長!什麼破毛病!”

傍晚時分,溫子甫回來,曹氏才知道這問題來由。

原來,順平伯夫人堅持要關曲家兄弟,他們臨安府卻不能稀裏糊塗就把人下獄。

曲滸沒有找人算計季究,季究道真有那麼一個扮男裝的丫鬟來傳話,衙門隻能去找“約定相會”的花船。

船娘依著印象畫了“溫三姑娘丫鬟”的畫像。

衙門裏不就得對著畫像尋人了嘛。

溫子甫把畫像給桂老夫人和曹氏看:“我當然是罵他們信口開河,可是,母親、夫人,你們看看,這好像真的是宴姐兒身邊那丫鬟。”

曹氏看得認真,在像與不像之間來回糾結。

桂老夫人隻掃了一眼,冷哼了聲:“哪裏像了?兩隻眼睛一張嘴,這個歲數的丫鬟,但凡容貌上沒有特別之處的,著男裝,不都是這麼一個樣?”

話音落下,曹氏把那個將將要出口的“像”字給咽了回去,堅定地道:“老夫人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