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雍十五年的開始,對溫宴而言,很是順暢。
殿下抓周“抓”了個滿滿當當,樂得所有人都笑得直不起腰來。
滿歲了的孩子也比最初隻知道睡覺的嬰兒有趣多了,都是新鮮事兒,讓漱玉宮裏滿是歡聲笑語。
有趣事兒傳到禦書房和常寧宮,皇上和太妃娘娘也極其愛聽。
滿朝皆知,皇上格外寵愛這位殿下。
他不方便時不時來漱玉宮探望,都是讓太子抱著殿下到禦書房裏,樂嗬嗬地逗上一陣。
夏初時,溫辭娶了周持。
姐姐周矜的婚事還在商議,並非是周大人與戴幀談不妥,隻是戴家到底遠在臨安城,戴幀要稟父母,男方再上門提親,一係列儀程,難免花費工夫。
周侍郎原想要兩個姑娘一塊出閣,被周夫人講了幾個上錯花轎、陰差陽錯的故事,唬得再不敢提了。
姐妹之間,雖有個長幼順序,但定安侯府與周家都不講究這些,何況又是雙生子,所謂的長幼,相差也就一刻鍾。
兩家便挑了個好日子,熱熱鬧鬧辦了喜事。
燕子胡同的地方到底是不夠寬敞。
長孫成親,桂老夫人心裏盼著風光,又擔心太過張揚招眼,不是好事,幹脆,還是借著地方的名頭,隻請往來多的、關係近的。
溫宴早早就回去觀禮了。
她以前住的西跨院,重新粉刷布置,做了新人新房。
這事兒,曹氏一早也與她商量過了。
老夫人既是要在京中住到壽終,那等她身體漸漸弱了之時,三房那兒,不當差的溫子覽,安氏與幾個孩子總要過來、在老夫人跟前照顧幾年的。
那時候,溫慧出閣前住的西廂便給安氏與溫鳶住,若她們想清靜些住跨院,就和費姨娘的東跨院換一換。
左不過這麼些地方,自家人又和睦,這些都好的。
溫瑉與溫章就住前院了。
溫辭如今的書房住處往後就給他們用。
雖然,長房原先還有一套溫子諒留下來宅子,溫章的年紀亦不是不能夠單獨生活,但一個人住在那兒,總是空落落的,不及一家人在一塊,衣食住行都彼此有個照顧。
至於最後是不是這麼落實,就看幾個孩子自己的想法了。
溫宴聽著,這麼安排倒也不錯。
她也確實很想念溫章。
臨安城裏,跟著玉泉書院的方大儒,與孔大儒,溫章確實能學到很多真本事,可溫宴更關心溫章的身體。
前世,就是在這一年,溫章染了風寒,治得並不徹底,最後落下病根,再不能走仕途了。
其中緣由,許與溫章彼時內斂的性子有關。
有病有痛,一直忍著不提,他平日都在書院,等家裏察覺到時,還是延誤了。
彼時,桂老夫人定是想辦法請了能請的最好的大夫,依舊無法妙手回春。
這一世,雖溫宴時不時就叮囑溫章“會哭的孩子有奶喝”,一點毛病也一定要告訴家裏人,可到底是不在眼皮子底下,溫宴無法不擔憂。
若是在京中,真發起病來,尋醫這一項,比在舊都便捷許多。
因此,借著溫辭成親的機會,溫宴費了一番口舌,讓桂老夫人應下接弟弟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