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揭搖頭道:“老弟啊,這事兒辦得怎麼樣,看你,定安侯府前程似錦,老哥我呢,也能沾點兒光。”
有私心,有考量,亦有恰到好處的幫助,這就是李三揭了。
溫子甫知他脾氣,既道了謝,也不說那些虛的,隻等著去災區盡心盡力,才不辜負各方。
一眾官員緊趕慢趕,宿夜時亦沒有閑著,整理現有的消息狀況,思考各種方案。
他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從地方上摸爬滾打出來的,知道現場的情況會比折子上有限文字裏的更加複雜,因而越發不敢有半點放鬆。
治災,防疫,重建,說來簡單,做起來,極其困難。
京城裏,折子一日接一日的送達。
各個衙門配合著調運物資,亦要各處加緊防範。
水係互有連通,盡量不要讓黃河的水情再影響他處。
有小半個月,皇上每日歇不了兩三個時辰,霍以驍亦跟著忙碌,有時幹脆宿在禦書房旁的偏殿裏。
溫宴隔幾天會把朱灝送過去。
皇上抱著寶貝孫兒時,皺緊的眉頭才會鬆開來。
聽小娃兒奶聲奶氣地“爺爺”、“爺爺”,皇上的疲憊都散了許多。
尤其是,朱灝這兩天剛剛學會了把“爺爺”叫作“皇爺爺”。
皇上喜得眉飛色舞,心花怒放,渾身都有勁兒了。
朝廷萬分重視下,賑災漸漸有了成效,地方上穩住了,百姓亦得了安置,隻等大水退去之後重頭再來。
便是這個時候,折子送達京城。
溫子甫出了狀況。
他帶了幾個人去一偏遠縣城。
那裏受災狀況沒有那麼重,因此,前期並沒有派京城來的官員下去。
縣城前水後山,地勢說來簡單,實則很是複雜。
縣城附近的山上,還有不少村子,百姓多多少少,受了災情影響。
溫子甫去賑災,沒成想,山石崩塌,與臨近城池的交通便斷了。
外頭不知道裏頭狀況,裏頭又出不來,李三揭聞訊,急得不行,又隻能按部就班地施救。
當地百姓裏,有身手出眾的,想法子越過山,遙遙看了遠處縣城,回來稟說,鎮子叫山石埋了大半,裏頭的人,凶多吉少。
如此要緊事兒,燕子胡同裏麵,自是瞞不住。
曹氏的臉煞白煞白,腦袋裏嗡嗡作響,不知道如何與桂老夫人開口。
桂老夫人是何等精明人,豈會看不出晚輩麵色不對,連著問了幾遍,曹氏挨不住,老老實實說了。
溫辭擔心桂老夫人身體,不住寬慰:“祖母,折子上說,那人是遠遠看了。
山裏水氣重,霧氣朦朧,他看得未必就那麼清楚。
再者,埋了一半,不還有一半未埋?
李大人現在帶著人,和地方官員們一塊,加緊人手疏通被泥石埋了的官道,等路通了,消息就準了。
父親、父親定能逢凶化吉。”
桂老夫人握緊了溫辭的手,下顎繃得緊緊的。
良久,她看向曹氏,道:“你還沒有辭哥兒頂事兒。”
曹氏紅著眼,沒敢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