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誓師之禮(1 / 2)

當日上午,劉道產率二州諸郡太守各歸治所,薑摶率三千餘州兵趕著數百輛大車,以及五千餘頭騾馬轉運輜重往武興關,因有段山路不好走,兩百八十餘裏大概要走五。

而漢王宮中,陳裨已經在忙裏忙外打點行裝,劉義符不打算再帶上百裏徽光,安排馬文澤率一旅班劍與五名內侍、宮人留守,不想到黃昏時分,王景度與柳元景趕著一支車馬隊攜帶糧草前來,還帶來一個重要的消息。

於是,劉義符收到奏報文書,讓郭叔融和杜令琛、劉曠之去迎接,讓內侍先將漢中太守黃湛,梁州兵聲曹副尉薑佗召來詢問。

薑佗原是水冀縣人,南遷於漢中,與本地薑氏同宗卻不同房係,且是兵曹吏出身。校尉隗鎬亦是如此,不過已先一步受命潛入秦、雍之地活動,至今未傳回什麼有價值的情報。

因是戰時,軍情收集分析、奏書的來回轉發之事由黃湛坐鎮漢中負責,屆時傳遞給前線郭叔融總攬,薑佗與隗鎬也歸其調用。

黃湛中等身材偏瘦,頜蓄五縷長須,加上其麵相清瘦,更顯儒雅,此時一身嶄新的黑色辟邪紋緋袍,腰係犀角帶,頭戴黑紗籠冠,這種品級官帽已不同於舊冠,兩邊無護耳,也不是圓頂,改得有點像北朝的襆頭,卻又沒翅。

待二人落坐,劉義符讓陳裨將文書遞過去給二人過目一遍,這才開口道:“隗鎬入關西是什麼時候的事?為何赫連勃勃已崩,消息從上洛方向傳來,而隗鎬卻還沒消息?”

“臣到任不久,隗鎬便出發了,或是事機不順,未能及時與關中唐校尉接上頭,隻傳回一封軍情便再無動靜,而這還是兩個月前的事。”黃湛沉吟片刻,又道:“不過赫連勃勃去年就患病,如今駕崩真是賜良機,或許……我軍部署可作些調整,索性將關中亦納入戰略目標。”

“關中?”不想黃湛的心思還蠻大的,劉義符有些驚訝,搖了搖頭苦笑道:“今時已非往日,胡夏已據關中五六年,各地駐軍防線完整,我軍十二萬兵力襲取秦隴,十拿九穩,若要連關症弘農一起拿下則力有未逮,最大的問題是後勤糧秣供應不上,隻能抽調僑民作為北麵駐軍,收複難,守住更難啊!”

記憶中,那便宜三弟元嘉北伐就是這樣,春夏用兵奪取黃河四鎮,魏軍立馬避其鋒芒,幾乎是自行撤走的,一到秋冬黃河結冰,魏軍騎兵大舉踏冰過黃河反撲,於是又失守,這種拉鋸戰空耗國力,隻有穩打穩紮,穩紮穩打,循序漸進才是王道。

不多時,郭叔融與杜令琛、劉曠之領著王景度、柳元景覲見,劉義符將黃湛的提議轉述,果然郭叔融和王景度都不讚成。

很簡單,若在太平盛世,八百裏秦川確實是個好地方,但在亂世就成了一塊燙手的山芋,若想長期駐兵加以經營,沒有五萬兵力想都不要想,這時的關中就是個爛得不能再爛的爛攤子,無法自給自足,荊州中府還供養不起。

但若隻是秦隴,有六盤山、隴山將水、安定、扶風三地分隔開,形成三塊肥沃的盆地,即利於據險而守,又勉強能保證軍需,梁、益二州稍加補給即可,代價要得多。待站穩腳跟再取關中就沒有問題,想一口吃成胖子,荊州都有可能被拖垮。

黃湛見此,大為遺憾道:“想當年,先帝伐關中,不過七八萬兵力還強行向魏軍借道,至今出兵十二萬,卻是欲圖而不得,真是可惜啊!”

“不然……此時移勢易也,來者猶可諫,往者不可追,奈何?”郭叔融歎了口氣道:“中府大略已定,還是按既定策略實施,尤其建康未定,陛下禦駕親征,我們其實是兵行險著啊,務必速戰求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