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聚會之後,夏洛不等奧運會結束,就借口要工作趕通告為由提前回國了。再繼續留在這裏,他怕自己會被氣死!
而張晉等人則是留下來一直到閉幕式結束,才和奧運代表團同一回國。
回國之後,眾人就各奔東西,分頭去忙自己的事業去了。
大春已經跟大翔隊解除了職業合同,現在正準備盤下高中後街那個鵬飛電玩室當老板,順便苦練拳皇搓招技術,哪找機會越夏洛一起來玩,然後趁機打敗對方完成心願。
馬冬梅得跟著國家隊回首都開慶功宴,跟大領導見見麵打打招呼。參加完這些官方的行程之後,就要迎來九月份的美網大滿貫。
袁華則是繼續投入新影片的籌備工作當中,據是一部叫《愛的厘米》的文藝片。
張晉搜刮了腦袋裏的記憶宮殿,卻對這部片一點印象都沒有,就知道這部片要麼是沒拍成,要麼就是撲街到家了。
畢竟一般人沒事都不會去看文藝片,就算看文藝片也會找一些比較知名的。
那種沒怎麼聽過名字的文藝片基本上證明了影片本身的質量不行,如果影片質量過硬,至少送去參獎或許還能那個提名,運氣好還能得個獎,至少不是無名之輩。
因此,張晉委婉的跟袁華提了一句不如換另一部影片,但袁華很堅定的拒絕了他,並表示這部片是自己的夢想,是絕對不會輕言放棄的。
張晉拿來劇本之後才發現主創不是別人,正是袁華本人。
劇本的內容嘛特別文藝,還帶著不少悶騷、暗賤和矯情,據是他上大學時某次欣賞完藝術的賢者時間裏突然迸發的靈感。難怪劇本裏處處透露出一種隱隱的桃色,但男主角全程都是一副世俗欲望與我無關的模樣。
但不得不一句,袁華這個悶騷文青在文藝創作上很有才華,能把一件簡單的發廊妹與孤僻大學生交朋友的故事寫出一種青春傷痛文學的風範,讓人忍不住驚呼一聲袁四!
可惜,現在的時代還容不下四代風格的電影。
當然,張晉看在老同學和袁區長的麵子上,並沒有阻止袁華籌拍這個劇本,反正大部分資金是對方自己拉到的投資,公司最多就虧個幾十上百萬和人工來幫忙前期籌備。
拋開袁華籌拍自己的劇本的事情不談,他倒是給張晉提了一個消息,那就是圈內傳言劉王正準備籌劃啟動一項名為“亞洲新星導”的計劃,打算扶持新銳導演拍電影。
起亞洲新星導計劃,張晉是沒有多少印象的,唯一的印象就是《瘋狂的石頭》的導演寧浩就是從這個計劃裏騰飛的。寧浩可以是亞洲新星導計劃裏最成功的導演,後來一路拍攝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相比起寧浩,亞洲新星導計劃的其他幾位新銳導演可就暗淡多了。
從袁華口中得知了亞洲新星導計劃從而又聯想到了《瘋狂的石頭》和寧浩,張晉心裏不禁冒出一個想法,要不要提前截胡劉王,直接找寧浩投資讓他拍電影。
《瘋狂的石頭》當年可是用了三百多萬的成本賺了兩千多萬的票房,在這樣一個華語電影的市場情況下,可謂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當然,對於張晉來賺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搭上寧浩,或許日後還能讓寧浩和夏洛一起合作,拍個《瘋狂的歌手》之類的。
他一直覺得,如果這個世界真沒有了郝建,那將是多麼的無趣!
為了自己這個的趣味,張晉便讓娛樂文化公司的老總開始派人接觸寧浩,不過還沒等他收到那邊傳來的消息,另一個好消息卻先傳來了。
每個星期周五周六周日三連播的三十三集電視劇《仙劍奇俠傳》,終於在國慶假期的第一個周末迎來了大結局。
從八月底的首播,到九月份的持續熱播,再到最後十月初的收官結局,這一個多月裏仙劍電視劇憑借著良好的質量,不僅贏得了觀眾和遊戲粉絲的稱讚口碑,還贏得了高開高走,屢破巔峰的傲人收視率。
每當周末黃金時段仙劍電視劇開播,同時段的其他綜藝節目、影視劇欄目、新聞報道,收視率上全都被力壓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