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小小的哈欠,大大的事故(1 / 2)

就在楚月生和宮子夢看著已經開始自爆倒計時的機器人發呆的時候,遠在他們幾公裏遠的中心城第三發電站,卻已經拉響了足夠把整個廠區都吵醒的刺耳的警報。

當然,這個時候的電廠裏是沒有工人的,隻有負責日常巡檢的機器人按照程序按部就班的在廠區內來回的走動,修修補補自己注意到的缺陷。整個電廠,除了主控室之外,根本就沒有活人在廠區內活動。

而警報的源頭,正是那唯一還有人類活動的主控室。

和外麵剛剛被警報聲劃破寧靜的廠區不同,此時此刻的主控室,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雖然這幾百年來,人類的科技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俗話得好,人類科學的本質就是變著花樣的燒開水。隻要還沒有擺脫電能,獲得更加上級的能源,人類社會的內核就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就算是掌握了核能,人類所能做的,也不過就是變著花樣的,更加高效和清潔的把水燒開,讓水變為體積膨脹上千倍的水蒸氣,從而推動汽輪機轉動,帶動電動機進行發電而已。

這座為中心城大約六分之一的區域供應電能的發電站,其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一座模仿太陽燃燒的原理建造出來的“人工太陽”,也就是大眾熟知的“核聚變”反應堆。

是的,幾百年過去了,人類依然在使用核能,而那些更高級的能量,不是還停留在實驗室裏,就是還停留在紙麵上,連實物都摸不著。就實用性和經濟性來考慮,方便建造並且清潔高效的核聚變,才是最合適當下人類使用的能源。

原本人類使用核裂變作為核能的主要獲取方式時,還需要擔心放射產物造成的核輻射問題,人類為此發展了嬗變係統(ADS嬗變係統),將中間產物的放射性強製排空,變成放射性極低的廢渣,這些廢渣已經對環境已經低的可以忽略,隨便找個沒有地下水埋的山頭挖空山體就可以當做核廢料的儲存地點,放心存放成百上千年。但是那畢竟是治標,真要治本,還是要從源頭上來治理核廢料的產生這個問題。

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使用氘、氚、氦、鋰6等等放射性輕質元素作為燃料的核聚變技術終於被人類攻克。人類成功的奪取了恒星之光,在自己的世界上點燃了一顆又一顆耀眼灼熱的人工太陽。

人類的腳步,也因為核聚變技術的成熟,而開始真正向著太空邁進。畢竟,比起需要大量空間來儲存,能量利用率卻低的可憐的核裂變不同,核聚變所需要的燃料很輕,輕質元素的放射性也遠遠於鈾、鈈、釷等傳統裂變原材料。往往隻需要一罐聚變材料,就可以維持一座人造太陽正常運轉很長的時間,再搭配上配套的汽輪機,就可以輸出穩定的電源,供周圍人類文明的設備使用了。

當然,因為初期的核聚變往往使用的都是輕質粒子,這些原料雖然廣泛存在於海水中、月壤中,但隨著人類全麵退出太陽係第三星軌,失去了這些元素的主要來源之後,人類也漸漸麵臨著人工太陽燃料短缺的危機。人類得不尋找新的聚變材料,重核聚變反應堆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