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登陸,綠色星球(1 / 2)

楚月生就連星球意誌這個詞都是第一次聽,幫忙聯絡星球意誌這種事他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他現在還想著星兮白雪是不是能給他解釋一下星球意誌的概念呢。

但是看樣子,星兮白雪並不打算進行空洞的講解,而是想要把楚月生帶到實物麵前。之所以會這麼,是因為星兮白雪抓著楚月生的手,另一隻手在已經還原至完整星球狀態的立體投影上戳了一下,然後他們就被傳送到了星兮白雪用手觸碰投影的坐標所對應的位置。

星幕聖女這一點前置條件都不需要的傳送技術是真的牛掰,楚月生根本就沒有想過,星圖室裏麵那個看上去隻是一個全息投影的東西竟然還是超遠距離定點傳送的定位器,隻要在上麵點一下,就可以直接到達目的地。

這種將觀測與傳送結合在一起的傳送方式,實在是強的可怕。

隻是一眨眼的功夫,楚月生和星兮白雪就從距離星球不知道多遠的遙遠太空來到了這顆綠色星球的表麵。雖然在星艦上楚月生就看過了這顆星球的遠景,但是那種上帝視角遠遠不如真正深入其中帶給人的震撼更深。

楚月生現在完全就是身處一個遠古叢林當中,入眼滿是高大挺拔的樹木,這些樹的樹冠在很高很高的地方連成了一片,在更上層的地方形成了遮蔽日的樹蓋,將來自上空恒星的光芒完全遮蓋。要不是地上生長著一些可以發光的苔蘚類植物,恐怕這顆星球的地表將會十分黑暗。

但是哪怕是沒有足夠的光照,這顆星球上的植物依舊生長的過分茂盛。楚月生跺了跺腳,從腳下厚厚的苔蘚層上傳來的是充滿了彈性的柔軟觸感,鬼知道這些苔蘚層到底有多厚。那些在火星上應該隻能算是雜草的植物,梢頭的位置也要比楚月生高出至少二十厘米。

這顆綠色星球上麵的植物,長得未免也太巨大了一點。

按照教科書上寫的,到達任何一個新的星球,第一步首先要做的都是測定地表溫度以及是否存在大氣層、大氣層成分是什麼。適宜的溫度與適當的氧氣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也是判斷一個星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的最基礎條件。雖然楚月生是被星兮白雪突然拉過來的,但是在適應了腳踏實地的感覺之後,楚月生立刻打開了個人終端的環境成分檢測功能,開始測量這顆星球的各項物理、化學指標。

很快,檢測就出了結果。這顆綠色星球的重力隻有火星的一半,但楚月生記得火星的重力似乎是被調整過的,因為按照計算的結果火星的重力應該隻有現在的三分之一多一點才對。不管怎麼,這顆星球的重力畢竟還是比火星要低的,這是好事,因為楚月生在這顆星球上活動會更輕鬆一些。

除了重力之外,這顆星球上的溫度和濕度也要比火星更高一些,分別達到了4℃和百分之八十。這大概是因為植被太茂盛,又沒有足夠的陽光催化光合作用的關係,這顆星球上的溫室效應很明顯,而這使得星球變成了一個大暖棚,又熱又悶。這種猶如蒸桑拿的環境顯然不會給人類帶來太好的感官體驗,但是對於植物來,或許正是最合適它們生長的環境。這裏的植物會生長得這麼大這麼壯,和這個星球的高溫度、高濕度絕對分不開關係。

再然後就是最重要的大氣成分。其實對一個星球來,不管是什麼大氣,隻要是有大氣存在,這就是一個有改造價值的星球。因為這意味著這顆星球有保留住大氣層的基礎條件,隻要略加改造,就可以形成適合人類生存的大氣圈。而如果大氣層的成分中含有氮氣和氧氣,那就是更加夢幻的開局了,這明這顆星球有著然的被改造成宜居星球的條件,完全可以成為人類的第二家園。

那麼,如果氧氣和氮氣的比例大概是四比一呢?

最開始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楚月生幾乎不敢相信,因為這個數字他太熟悉了,不管是火星還是其他被改造成功的人類殖民星球,甚至是那些大型空間站,內部的空氣環境全都是和這個差不多的比例——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1%,剩下的大約百分之一則被其他氣體雜質填充。

不會吧,這顆星球的大氣環境,竟然和人類的母星一模一樣?

但是緊接著,楚月生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這個比例,似乎搞反了……

氧氣和氮氣的比例是4:1,不是氮氣和氧氣?這氧氣的濃度,是不是太高了一點。

試驗一個地方氧氣含量高不高,最方便的方法其實就是劃一根火柴,然後觀察火焰燃燒的是否旺盛。如果燃燒速度明顯快過平時,那就明這裏的氧氣濃度偏高,而如果火柴快速熄滅,則明這裏屬於缺氧環境,人類必須攜帶氧氣瓶以確保自己不會因為缺氧而陷入昏迷。

可惜的是,楚月生是被星兮白雪突然拉到這顆綠色星球上的,他的那個裝滿了野外求生探險工具的大背包被他扔在了房間的角落裏,並沒有被他帶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