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尚特地在這個時候,切換成英文溝通,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說英文,他可以盡可能的正式。
要是換成中文,樓尚很怕自己一個順口,就不隻是“我們夏夏”這麼簡單。
“啊樓尚大師,你老是和夏夏說英文,是不希望他回國發展咩?”撒嬌妖姬心裏有氣:“你是想要讓藝藝的努力,一夜回到解放前咩?”
文藝為了拐帶第五夏回家家,可是足足用了兩年的時間,才讓第五夏養成了對她說中文的習慣。
有些習慣,培養起來很困難,毀掉就僅僅隻是一瞬間的事情。
“我怕,我說中文,你會生氣。”樓尚大師這會兒有點誠實地可愛。
“啊咧?樓尚大師這麼關心文化大使的心情的咩?可素涅,樓尚大師就算是用英文說藝藝是外人,藝藝也是一樣會生氣氣的呀。”
文藝確實是有氣,隻不過她這次生氣的點,和早上的又不太一樣。
“秘密?”第五夏有些許詫異。
要說家譜的下冊,包含好多種布倫施威格威士忌配方手寫稿的地方,有秘密,第五夏還能夠理解。
但第五夏現在拿出來給樓尚和文藝看的上冊。
說來說去,也就是布倫施威格家族的威士忌,是怎麼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
一開始,威士忌並不是用木桶貯存,而是和很多白酒一樣,用陶製的罐子來儲存。
布倫施威格家族最初的威士忌,或者說不知道能不能被稱為威士忌的蒸餾烈酒,也是沒有陳釀這樣的說法的。
做完了就賣。
那個年歲的酒廠,基本上都是這樣做的。
以現代人對酒的挑剔來說,肯定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但在哪個很多人都還不知道烈酒為何物的年代,沒有陳釀過的威士忌,也一樣是屬於眾人追捧的“生命之水”。
因為喜歡的人多,就被大量運到國外。
當時的國王,還有各路管理者,都看到了威士忌的“造富能力”,征收了長達幾個世紀的巨額酒稅。
為了躲避橫征暴斂,很多釀酒人,都藏進了深山密林裏麵。
在躲避的過程中,很多裝威士忌的陶罐都香消玉殞,連同裏麵的威士忌都跟著一起身形俱滅。
布倫施威格酒廠的繼承人,迫於無奈,把自己釀造的威士忌藏在了木桶裏麵。
便於轉移,也更輕便。
這一藏就藏了好幾年。
這個無心之舉,成就了威士忌的焦糖色澤,也開啟了威士忌的木桶陳釀。
威士忌也因此變成了最能啟發人們熱情的烈酒,從色澤,到口感,都是一個質的飛躍。
布倫施威格家譜最初的幾頁,記錄的就是這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事實。
這樣的無心插柳,當然算得上是功勳。
足以載入威士忌的史冊。
因為家族一直沒有公布這本家譜,或者說,一代一代手抄的家譜,並不被大眾認為具有曆史可信度。
所以也就沒有人知道,布倫施威格家族和威士忌木桶成釀之間的直接關係。
這絕對是一件令人扼腕歎息的事情。
可要說這是什麼不能為外人道的秘密,又些牽強附會。
雖然,人們熟知的威士忌曆史裏麵,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到底是誰,第一個開始用木桶陳釀威士忌的。
但威士忌的木桶陳釀,早就已經變成了一個“行業標準”。
就連第五夏這種對威士忌一竅不通的人,都知道的行業標準,什麼時候也能作為一個秘密?
第五夏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需要遮遮掩掩的。
==========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屬於墨三歲的節日。
你們給墨三歲準備節日禮物了嗎?
保底月票什麼的,就特別適合用來營造完美的節日氣氛呢!
請嗬護墨三歲的成長,讓她擁有和文藝一樣幸福的童年。
祝大朋友、小朋友,還有永遠長不大的朋友,節日大快樂!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