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山村(1 / 2)

“這兩我讓我家子領你四處轉轉,但是你一個人不要離村子太遠,山裏有大蟲,就是老虎。還有野豬,猴子,這些,平時你要心一些,黑以後就盡量不要出門。”

中午在萬叔家吃了一頓兔肉,飯是番薯摻雜米飯,配幾樣鹹菜,別有一番風味。但也看得出這個村子頗為貧瘠,出產糧食不夠,需要搭配番薯,若不是背靠武陵山脈,時常有野味,怕日子要過得更為艱難。

下午便由萬海、萬溪帶著他在村中閑逛,以陳的閱曆,很快就與兩個孩子搞好了關係,成為了他們的頭。接下來兩,他就跟著兩個孩子放套補兔子,上樹摘野板栗,在村周圍漫山遍野的玩。

數日過後,陳興趣便消減下來,畢竟靈魂成熟,再不可能如孩般事事興趣盎然。又情知師傅在閉關療傷,不便打擾,便拿出老道給的《養生訣》、《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及金人自行揣摸起來。

期間倒也沒避著萬家人,隻是除萬溪外,其它萬家人興趣不大,畢竟就算是萬叔也識字不多,其他幾人就更不用了。倒是萬溪這個瘦弱羞澀的家夥興趣盎然,隻是性使然,隻敢站在幾步外伸長脖子看著,陳看他有趣,揚起書問道:“家夥,你對這個感興趣?看得懂這個啊?”

萬溪聽他話,嚇得一跳,趕緊跑開,半才怯怯的答道:“不,不懂,但是我覺得很有趣。”

陳一看他這樣,起身把他扯到身前道:“別怕,哥哥教你認字,我們就從穴道名稱開始。”

從這開始,陳閑暇就開始教萬溪習字,沒有紙筆就以柳枝為筆,在細沙上練字。萬家兩兄弟,萬溪內秀,賦很好,一能學數十個字。萬海皮野,對認字興趣不高,一習不了幾個字,常常惹得萬叔雷霆大怒,追的他漫山遍野的跑,但他還是我行我素。至於萬家其它孩子,年齡都比較大了,對認字反而存在畏懼,陳也不強求。

他打算先考察萬海萬溪一段時間,若心性合適,將傳與他們武術和法門。修道重法侶財地,陳以後想要發展,絕對離不開各種人手,出雲老道隻是個散修,以前沒培養什麼人才,就必須陳自己來,將道觀附近的村莊全都劃入辰漏觀,作為自己的耳目、屏障與下屬。

如此過得數日,閑暇時,陳還將前世所知的一些農業知識教給萬叔,諸如積肥、繁殖蚯蚓、養殖家禽等,並讓萬叔先實驗,然後傳給其它家庭。他既然準備將其納入自己勢力範圍,那麼一些必然的建設絕對還是要做的。同時,還講故事給萬海萬溪聽,萬海雖野,卻很愛聽西遊記、隋唐演義之類的故事。

到的第七日下午,老道出現在萬叔家門口,將陳領回了辰漏觀。晚上,老道首先考校了他對身體各穴位、血脈運行等知識的了解,然後讓陳問了幾個問題,便道:“你明日卯時開始隨我做早課,怎麼做我會教你的。去歇息吧。”

次日淩晨,還睡得香甜陳迷迷糊糊就被老道叫起來了,也不敢抱怨,趕緊去廂房用冷水洗了一把臉,強迫自己清醒,收拾好後跟老道到大殿中,此時已是農曆冬月,剛到卯時,外麵漆黑如墨,大殿中數支蠟燭照耀,顯得幽謐而寧靜。

老道帶陳入殿,也無其他道士早課的繁瑣禮節,於正側各殿所立神像前爐鼎中奉香一柱即罷,然後領著陳吟碩太上老君常清靜經》、《太上洞玄靈寶升玄消災護命妙經》、《太上靈寶尊禳災度厄真經》、《無上玉皇心印妙經》。老道吟誦經書與一般人朗誦不一樣,而是像以胸腔發力,使吟誦聲低沉而有穿透力,在這靜謐的環境下愈顯莊嚴、肅穆。

頌完經,老道開始為陳講解起這幾部經書:“首先開講《太上老君常清靜經》,此為道教重要經典,道祖所做,昔日靈寶派祖師葛玄師得自東華帝君遺府。昔日的靈寶派及以此而興起的閣皂山、清微派、樓觀道等現今大派的諸多功法均是出自此經。此經要義在於教人遣欲入靜,篇幅雖短,博大精深。”

“徒兒,我觀你雖有宿慧,但正因如此,反而失卻赤子淳樸之心,心猿難安。你要知道,吾輩修道,最基本便是能守住寂寞,所謂枯坐六十載,一朝得金丹。吾輩長生日,世間已滄田。若不能靜下心來,再好的賦、功法、氣運都會付諸流水,與其如此,還不如早日還歸世俗,得享年。不散修,就是名門大派,每年都有不少弟子下山還俗,能成才者,寥寥無幾,你要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