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道廷(1 / 2)

“我將整片海域分為三環,金丹期以上的修士,大部分都是散布在內環和中環,探索、布設法陣、繪製海圖等等,爭取將這一片海域早日化為如內環一樣可以由我們自由掌控的地域,是我們與各大勢力共同執掌的;築基期以上的修行者彙聚在內環,收集資源、修孝布設法陣等等,他們最主要的事務就是修行,修行之餘才是負擔起一些事務,二十四治都在內環;至於最外環,目前是各大門派、世家、散修等不願加入三仙山的修士在探索,隻要能發現一處靈島,就能與仙山締結盟約,很容易賺的盆滿缽滿。”

“那再向外呢?”有學生問出了大部門人想問的內容。

“再向外就是無法預測的範圍了,生死自負,風險自擔,或許能發現從未有人發現的奇珍異寶,如二十年前,有人就在海域深處發現了神獸青鳥的蹤跡,撿到了一根青鳥尾翎,直接就是元神期靈材。當然,風險也大,十之六七都死無葬身之地。”

接著,錢夫子詳細介紹了這萬裏海域的情況,特別是一些著名的危險地帶、特別的礦產等等,針對經常遇到的情況,也做了一番介紹。

這一講就是一,所有人都專心致誌的聽著,哪怕不打算出海的也會仔細聽著。

到得第三,來迎接他們的就是一位清瘦的中年人,自我介紹名為周方,他領著三人上了一輛馬車,道:“三位道友想必前兩日已對三仙山有了一點了解,今我們主要是測試三位的修為、技藝,並根據三位的意願決定三位的去向,另外,還需去道廷銘誓,領取三位加入三仙山的饋贈,一件金丹巔峰的靈物,可以是功法、典籍、秘術、靈材、靈寵等,隻要三仙山庫房中有的,都可以授予,也可以暫時寄存,日後兌換更合心意的物品。”

待三人上了馬車,那周方驅動馬車,接著道:“我們首先去測試,主要是大致功法和擅長的作戰方式,還有修仙技藝的深淺程度,這對加入哪個部門至關重要,關係著你們今後的俸祿。”

“測試完之後就要到道廷對著問心鏡銘誓,一是為了甄別是否有心懷不軌者,二是為了留下一點心魂引子,可以確定其大致方位和生死,對於將來萬一出事也可及時救援。待你們進階元神,這點心魂引子自然會被收回,到時如果你們還想在三仙山任職,就需要你們自己煉製一道生死符或者引魂燈了。”

道廷的位置在方壺山上半部分,快接近山頂了,自山腳開始,這裏就貿易繁盛,大量的各式坊市開在這裏,有專門的坊市,如靈植坊、丹藥坊、器物坊,也有各世家、大派單獨開設的坊市,販賣一些他們門派的特產,不過並沒有如白帝城一樣形成一個特別的城市,而是如一棟棟山間別業,分散在山腳各處。

而山腰往上則是各處演武場、煉丹煉器室,方壺島直通地底火脈,充沛的地火元氣被引入這些煉室,使修士煉製器物、丹藥等能節約大量法力,而且火力平穩可調節,對長時間的煉製尤其重要。

至於再往上就是道廷和三仙山各種辦公管理機構了,之所以學宮單獨在蓬萊島,那是夫子們覺得做學問跟修行一樣,不能在這等吵鬧的地方。這些都是第一那位夫子已經給他們大致介紹了,此次周方隻是介紹的更加詳細,包括一些坊盛管理機構的方位等等,還送了他們每人一枚玉簡,詳細介紹這三仙山的種種。至於為什麼不是一來就直接塞給他們一枚玉簡,陳猜想可能是因為這樣有儀式感,會讓他們這些半道加入的修士有尊重涪歸屬福

一路一路走,他們速度飛快的駛過中央平原,一路經過無數莊園,周方順帶介紹道:“你們如果有什麼特殊的材料需求的話,可以到這些莊園找找,他們都是在三仙山居住了幾十年聊,有許多平常不好找的東西都能打探點消息,而且有很多在三仙山都有長輩,消息靈通,是我們的後備力量。”

這周方為人和善,口才便濟,一看就是做老了這種事的,一番攀談下來讓人如沐春風。

談談間,他們到了山腰一處巨大的演武場,這裏是三仙山直屬的演武場,也是設施、麵積最大的一處,同樣也是一處大擂台,平時修士有什麼仇怨都是在這解決的,在外麵,一般是不準動武的,擅自攻擊動輒會被廢除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