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8,陳和三位營建署修士一起布置、調整靈脈,特別是因為簇居於山海交界之處,周圍靈氣互相激蕩、變幻複雜,特別是早晚的陰陽變換時,更是如此,因此,陳依照這個洞府附近的靈氣狀況,特別是內在的靈脈和外在的大環境,布置出內外兩重陣法。
在內,他拿出了極度簡化後坤地蘊龍陣,企圖在這裏蘊養出一條細的,僅能供他修煉所用的陰陽靈脈;在外,他引出那處靈泉在岩壁中從上往下流淌,途中不斷構建一個個節點,來哺育靈植,同時利用靈植聚集空氣中的靈氣,最後這一處的靈泉形成的溪,深入海中一處海中靈眼。
同時,利用這溝通內外的靈溪,布置他根據萬木青龍陣和玄武七宿陣結合而推演的一處陣法,水木青蛟陣。這個陣法是一個多重複合陣法,一方麵上接星,吸納星力化為水、木靈氣;二是凝聚水木兩種青蛟用以攻敵;三是吸納周圍靈氣。化解此處較為激烈的靈機變幻,使修士在此修行不受困擾;四則是可以培育這一個個節點處的靈植,而且是水木兩行靈植。
這不是一個工程,特別是牽涉到靈脈的,必須慎之又慎而又精微細致,不斷地開拓、牽引、調整、補強等等,直到8後才完成靈脈的引導。
靈脈一完成,內外互接、山海相濟,原本激烈的靈氣變幻馬上柔和了起來,看得三位營建署的修士雙眼精光閃動,一處不漏的記下了這整個過程。
那宇文誡直接道:“前輩布陣手段真是高明奧妙,這隻是調整靈脈,就讓我等歎為觀止,布置完陣法,可否讓我等來觀摩一番。特別是這種調和此處激烈靈氣衝突的手法,如果嫩推廣,對日後鑿建此類洞府大有裨益。”
“不勝榮幸,歡迎之至,完成了我再請三位道友一同來品茶論道。”
接下來兩個月,陳緊鑼密鼓的布置起兩個陣法來,煉製陣旗、布置陣法、接引星等步驟,終於在一個黃昏,這兩個陣法終於布置完成。
陣法完成的一刹那,陳以望氣神通看過去,隻見山腹深處有一股靈脈被源源不斷的分出來,與另一股山泉合二為一,在洞府中凝聚成一股微的水行靈泉,並被從洞府中引出來,自峭壁岩石中往下流淌,每隔數丈遠就分出一個個的節點,形成一個個微的靈池,上麵還覆蓋有厚薄不一的靈土,上麵栽種了高矮不一的各種靈植,基本都是築基中期之後的靈物。
這靈溪從峭壁中一路往下延伸,最後彙入海底一處靈氣旋渦,將這處靈眼與洞府中的靈泉連接起來。山海互通,靈氣往來不休,一麵在岩壁上形成了一條以靈溪在內的水龍,靈植在外的木龍。同時,在靈眼處迅速開始生成淡淡的陰陽靈氣,假以時日,絕對可以生成供陳修行的充足靈氣。
夕陽照耀之下,水木二靈氣形成了一層薄薄的靈罩,折射出萬道金光,洞府前的幾株靈鬆,在罩入了靈罩後,無有狂風襲擾之憂後,又有無數柔和的水木靈氣彙聚而來,竟然硬生生長高了一大截。
第二日一早,陳在那木製平台做完早課後,仍舊麵朝東方,吐納紫氣。陳洞府正好位於山側,正好能有朝陽從山側照過來,能形成初生朝陽紫氣。
早課後,陳去了一趟方壺島,買了許多日常物資,包括靈茶、茶具等許多東西,準備用來招待賓客。他這次所請的都是近段時間所認識的修士,包括李琨、劉海、彭山、孫夫子、錢夫子、周方、營建署三熱,這其中孫夫子、錢夫子是築基中期修為、營建署三人是築基期巔峰修為,其餘人都是金丹期修為。
三日後,眾人前來慶賀。
當時已是酉時,夕陽斜照於海麵,波光晃蕩如金鱗浮動,兩條靈氣組成的迷你蛟,一青蛟以靈植為骨從海麵向上蜿蜒入靈泉,一水蛟以溪水為軀幹從靈泉向下奔騰入海中旋渦,二者互相交纏,互相影響,並擴展出一個無形的靈氣罩,籠罩了方圓數十裏的地域,成為他的洞府所在,一般修士感受到了之後都會繞道而校
眾人看到這幅奇景,紛紛讚歎,尤其是營建署三人,更是極盡讚美之能事。
眾人落座之後,陳烹茶待客,以火鴉壺為火源,以靈泉水為用水,隻有茶壺茶杯是尋常器物,眾人見到了火鴉壺中的三種靈火火種,又是一番讚歎,特別是劉海這個老頭,見了三昧真火的火種,更是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