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征服(1 / 3)

這一切都是公開的信息,蘇越是從這些信息中猜到交趾軍政府的想法的。

先前,他一直在瀾滄江兩岸協助那些作為民夫的漢民安頓,這些漢民都是從武陵山區挑選的家裏有多位兄弟,又沒有成家的青壯勞力。

他們來之前,就已經由武陵府承諾,戰事勝利,他們就會分到百畝良田,這對在武陵山區,一家六七口人才有百畝田地的單身漢們來,這可是降橫財。

他們也不怕武陵府騙他們,因為背後的辰漏觀在武陵山區三百餘年的耕耘所樹立起來的威望,講話比他們娘老子還有信用。

蘇越的主要工作就是選定地點,哪裏適合建立村莊,哪裏適合防禦攻擊,哪裏地氣適合養人,綜合計算下來,選定村莊聚集地點。

然後劃分土地,田宅,這其中,也讓蘇越見識到了世間百態。

按理,他作為鄉村出來的孩子,這些應該司空見慣的,但是到了這種特殊環境中,人性的善、惡,他都見識到了。

當武陵府和陳氏決戰時,他又被調派到了前線,協助分發物資。

這次決戰,交趾軍政府沒打算直接用武陵府的兵力與陳氏拚消耗,而是拉著組建的當地府兵作為主要力量,抗衡陳氏,大家都是臨時組建的,半斤八兩。

而將武陵軍和府兵作為突擊力量,武陵軍負責穿插,府兵負責追殺,準備一次性解決陳氏,不讓這所有征召而來的土著們有逃入山林的機會。

這場戰爭唯一的看點就是,陳氏帶來了上百位巫師,他們在陣前跳大神、放蛇蟲、行詛咒,可是這無數手段,在武陵軍凝結氣勢的一刹那,全都反噬了回去,頓時,除了那些放蛇蟲的之外,都吐血而死。

而那些蛇蟲毒物,原本還帶有一點異能,被武陵軍的血氣一衝,盡皆渾身酥軟,趴在地上一動也不敢動,被大軍踩成了肉泥。

這場仗,開始的快,敗得更快,當武陵軍作為先鋒出動的時候,結果就注定了。

陳守望在武陵軍的突擊下,直接被斬首,其族人餘黨或死或逃,中軍被突破之後,龐大的民夫組成的部隊就開始了崩潰,虧得武陵軍動作迅速,堵住了他們北返的道路,沿路招降。

盡管如此,招降的總人數仍隻不到30萬,還有十萬人左右,死於戰場崩潰帶來的混亂中,當是時,踩踏、擁擠、爭執、殺戮等等慘狀,讓一些在前線的原李朝官員豁然色變。

這一仗過後,那些原本還有二心的李朝降臣們徹底老實了,認清現實,積極協助軍政府安置俘虜。

所有被俘的士卒都被安置在交趾郡沿海,這些地域呈現一個大大的弧形,西邊是高聳的山脈,隻有臨海的地方是平原。

這種地勢正好安置這些俘虜,如果沒有船舶,他們跑也沒辦法跑,逃入深山高原,可是很難生存的。

再加上,武陵府將他們都一一配對了,有父母孩的,將他們從交趾北部大山中接出來,與他們團圓。

這一舉動,讓原本不穩的人心瞬間安定下來,這裏的平原比他們在山中掙紮生存要好得多,更何況軍政府將他們的父母妻兒都接了出來。

這個舉動,出動了幾乎所有武陵軍的軍士,他們化為20人一隊,不斷深入叢林中,一為繪製地形圖,二就是為了搬遷這些仍留在叢林的老弱病玻

在此過程中,無數交趾土著踴躍帶路,深入叢林,他們也成了軍政府首批拉攏的對象,基本上都授予了村正之類的職位。

這群俘虜,基本上都是打散安置,同一口音的,都不會安置在一起,並規定,隻有學會漢語漢字才能得到升遷,他們的孩子,也是統一送到學校教育漢語和數學。

這整個安置過程持續了三年多,按照俘虜們的表現分批安置,剩下的,未安置的俘虜,則整治瀾滄江的水利,築河堤,修建引水渠,架設水車。

至於工程完工後那些經軍政府鑒定仍心懷反意的俘虜們,都處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