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你,你父祖三代都是開拓之君,雖不能說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也差不多了。你曾祖在家國敗亡之際,遠走西域,帶著殘兵敗將,在群狼環伺之中站穩腳跟,最艱困之時,甚至隻能將自己的女兒和一眾老弱交於我這麵都沒見過的人。”
“你祖父繼位於衝齡,麵臨的也是諸國神靈聯軍,來勢洶洶,還有歐羅巴大陸的幹涉,屢次都要我出手才能化危為安。”
“到你父親,一麵要開拓天竺,一麵又要抵抗蒙兀人,還要暗地裏擺脫我的影響,處境可想而知。”
“他們三代開拓之君,到你這應該就是享國了,你麵臨的最大任務,就是將那些天竺人同化,而不是被他們同化為什麼婆羅門、刹帝利之類的存在。”
“此事長久而無生息,卻是攸關你們生死存亡的大事,望你謹慎行之,至於其他的,並無,你好自為之即可,去吧!”
耶律德連忙跪下來,三叩首,道:“謹遵真君法諭!”
然後和蘇越退了出來,返回了桃園,卻並未多停留,當即向蘇越告辭,去了武陵大學,準備抄錄藏經閣和藏書閣之中的典籍。
他到達武陵大學的時候,也受到了熱烈迎接,尤其是有許多青年學子都出來看他這位異國太子,遙遠天竺的來客。
再次來到武陵城,這裏比往昔繁華了許多,尤其是明廷成事以後,許多青年來到武陵大學求學,將這裏幾乎變成了一個知識之城。
反倒是原本武陵府的許多官衙,隨著往金陵的遷移而遷出了此地,讓此地的其他人大幅減少。
耶律德看著兩旁擠滿的青年們,羨慕的對隨侍耶律煒道:“如果我西遼有這麼多諄諄學子,何愁不會大興於世。”
“殿下,這不過是時間問題,如今太子延請大儒去我西遼,不過數十年間,西遼一定也會有這麼多學子供殿下使用,到時,天竺恐怕就要改名為西遼了。”
“哈哈,是啊,耶律煒,你和我去延請那些大儒,耶律歆,你素來精細,就在這裏主持書籍的抄錄,隻要有一點價值的,哪怕是菜譜,也抄回去。”
“蕭蘊,你有眼光,就替我收集日後我們能用上的一切其他物資,主要就是各種良種,還有各種工匠,隻要願意去的,不惜一切代價挖過去,隻是不要用暴力手段。”
“是,殿下。”
幾人連忙應是。
與武陵大學的山長見過之後,耶律德將耶律歆和大部分隨從留在藏書閣抄錄書籍,自己卻帶著耶律煒去見被軟禁的一眾漢臣去了。
幾次與蒙兀人的大戰,讓明廷俘虜了許多為蒙兀人效力的漢臣。
對這些人,明廷既沒有用的心思,他們為蒙兀人效力這一關就過不了,又不能殺了或者直接放了,畢竟他們也勸諫忽必烈少行殺戮,轉用漢製。
因此,明廷對如何處置他們,一直沒拿定主意,就這麼一直軟禁在武陵大學之內,直到耶律德到來。
他們居住在武陵大學之內的植株院,這裏原本是一些研究植株的學員所居住的地方,後來他們都被萬溪要到火桑城去了,後續的研究也在那裏,這裏就被空了出來,讓他們居住。
這裏原本就是那些學子們研究、居住的地方,周圍種植了各式各樣的植株,天南地北的都有,甚至一些不同習性的植株,為了讓他們生長,而布置了法陣,比如寒針鬆之類的。
所以這地方原本就偏僻,又有一定的防衛功能,正好適合關押他們這些人。
耶律德來的時候,這些漢臣正在三三兩兩地討論、研究,隻不過有的人研究治國得失,要得出蒙元為何敗亡的教訓,有的人在研究儒家學問,還有幾個,看了許多原本植株院學子留下來的書籍,對這些書籍大為感興趣,轉而去研究這些植株了。
對他們的生活,研究,武陵大學並不苛刻,相反,他們想要的,隻要列出清單,一般也能得到,甚至能往外向親朋傳一些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