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緣(3 / 3)

許應拿起靈牌便看到靈牌上寫著“萬鬆門永福三十二年,外門弟子,許應”的字樣。

許應取了玉簡,將其緩緩鋪開在跟前。

隻見這玉簡上麵浮現出了諸多文字。

許應又是取出一旁一瓶比較明顯的丹藥服下。

這丹藥乃是宗師兄之前提到的通識丹。

丹藥吞入口鄭

許應在轉瞬之間便好像掌握了所有大寧朝的文字。

原來這玉簡上記錄著三卷經書,它們分別是:

《鬆元經》、《萬鬆門規》以及《大寧概略》。

《鬆元經》許應隻是粗粗一看就想著先放一頭。

一來是《鬆元經》字數太多許應看得眼花撩亂,二來許應有些迫不及待想見見自家宗門的境況。

於是,許應略過《鬆元經》的內容,撿著這《萬鬆門規》便欣欣然看了起來。

《萬鬆門規》與其是記錄萬鬆門各項門規的,倒不如是吹噓萬鬆門成就曆史的文章,裏麵寫道:

萬鬆門始建於前朝申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兩千多年以前,那個時候大寧都沒建立。

創派祖師一身神通冠絕當代,鼎盛時期門中七八個元嬰期的高人前輩坐鎮,單靈根弟子每代都能收招到一兩個。

令許應有些詫異的是,這門規居然花了大段的篇幅把萬鬆門以往那些元嬰期前輩們的豐功偉績通通誇了一遍。

而後,才是真正記載門規的內容。

門規其實也很簡單,概而論之便是:

不得欺宗滅祖,不得仗勢欺人,不得同門相箔…

同時,《萬鬆門規》,也是詳細介紹了黃原穀新弟子的行程安排,每隔三年黃原穀都會迎來一批新的弟子。

在黃原穀內修煉滿三年之後就是黃原大比,取其優者進入青鬆穀為內門弟子。

大部分弟子其實是會被派往灰石穀繼續充當外門,實際上這些灰石穀弟子熬個一兩年就會自己離開宗門,回到凡世“享受生活”去了。

而頭頂屹立的那七座高峰,惟有其中的一座“鬆老峰”,新入門的弟子可以上去接取法旨任務,其餘諸峰相對於現在的許應來都是禁地所在。

許應仔細琢磨了完一會門規,方才把目光往那《大寧概略》挪去,耐心看完《大寧概略》。

許應發現自己先前對大寧朝的了解當真是九牛一毛。

大寧朝幅員萬裏,其中靈石礦藏不計其數!

東邊是蓬萊海,海上有座蓬萊仙島。

島上駐紮了許多修士,共同抵禦東海的海族、妖獸。

南邊山南十六國紛亂不止,靈機又是十分淡薄,乾寧兩國都對其視作雞肋。

山南也很難會培養出金丹以上的修士,所以整體地位極低。

西邊的乾朝與大寧實力相仿,每隔幾年都會與大寧兵戈相見。

一來爭奪靈石礦藏,二來消耗本國過多的人口。

北邊一道長長的玉屏山脈有如一條玉帶環佩在大寧頭上。

一座玉屏山懸立又若珠飾。

《大寧概略》上記著諸多的練氣士家族的分布和很多許應以前毫不知情的東西。

比如:大寧朝西郡的牧家和東郡的江家,竟然是和皇室不遑多讓的修真世家。

三家都有金丹期的老祖坐鎮,並稱為“大寧三大修真世家”。

又比如,同為五大宗的靜月觀隻收女弟子,而另一大宗白靈穀隻收男弟子之類的異聞奇錄。

如此種種辛秘,竟看得許應有些忘乎所以,漸漸沉浸其鄭

色漸漸暗下。

許應不知不覺竟然都看了三個時辰!

一想起,宗師兄所的“修煉之途在於勤”。

再加上許應本就不是太過出眾的賦,許應哪裏還敢懈怠。

當即,許應便是撿起《鬆元經》認真研讀起來,想早些踏入真正的修行世界當鄭

《鬆元經》上指出如今的境界分為: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

其實元嬰已經算是所能見到的最高修為,若有元嬰期的實力在大寧開宗立派不在話下。

而後,才是一些新手入門修煉的運氣法門,注意事項等等。

詳盡看完後,許應也心翼翼地開始了自己道途當中第一次打坐修煉了。

……

求收藏(╥╯^╰╥)

求推薦票^_^

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