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應接了外調洛京的差事,就徑直去了百寶閣中預支了洛京差事的獎勵,三萬大功。
再加上先前任務所得的一萬大功,許應在百寶閣換取了一枚價值兩萬大功的中品築基丹,這便花去了許應身上的一半積蓄。
同時許應又換取了一些凡人武者用的一些丹藥用在自己洛京招募手下,另外剩下的一萬多大功,許應都換取了自己日常所需要的符隸和丹藥的兌換上。
尤其是換了三瓶自己修煉用的養氣丹。做完這些,許應就徑自回到自己的洞府打坐修煉起來。
......
時間一晃,又是三月。
如今已經是大寧永福三十八年秋。
許應才剛剛返回宗門,僅僅在自家洞府停歇了一個多月,就趕緊領著自己洛京的差事,獨自往洛京前去。
一路上或是禦劍飛過高山,或是騎馬奔馳在大寧的官道上,或是隨著同路商隊穿過密林。輾轉過了兩個多月,許應終於從萬鬆山脈抵達了洛河之畔。
許應一眼望去。
洛河之水滾滾不息似從上來。
咕嘟、咕嘟……
水流聲亦然不絕於耳。
不同於許應家鄉山陰縣城旁邊那條婉轉細長的青雲河,整個洛水顯得磅礴大氣,洛水滔滔不息仿若從上而來。
事實上,整條洛河幾乎橫貫了整個大寧朝的疆土,從東海滾滾而來,又從翠屏山脈的一角滾滾而去,稱他為大寧母河也不為過。
洛京,洛河之津。
欣賞完洛水滔滔不絕、蓬勃大氣的景象後,許應也是慢慢平複了自己的心境,把目光移向了這座佇立在洛水河畔的大寧皇都。
整座洛京最為醒目的自然是洛京內城正中佇立著的那座通巨塔,巨塔被大寧朝廷稱作“摘星塔”。
但是洛京百姓更願意喚他叫做“通塔”,更有民諺歌曰:
“通塔塔千丈,寧國仙人居其上!”
但是事實上,摘星塔的建立僅僅源於大寧某位昏聵的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方才耗費大量民力甚至於一批築基仙師日夜不息地施展法術加固摘星樓。
這才有了如今百丈有餘的摘星高塔。
現如今,摘星塔作為皇室供奉的築基仙師日常居住的場所,據皇室那位金丹老祖就住在摘星塔的最高層,那些個江湖散修莫不以能入住摘星塔為榮。
摘星塔下,是大寧皇室居住的皇城,皇城四周築有長達百裏,高約半百丈的巨石圍牆,同時四麵都有一正一副兩道宮門以及日夜不息的警戒法陣和巡邏的皇室武者。
皇城城牆之外便是洛京的內城,內城幾乎是整個洛京最為精粹的地方,不比於皇城的與世隔絕,外城的髒亂破雜。
洛京的內城居住著來自大寧四海八方的商人、貴擘宗門弟子等。
同時洛京內城有著號稱全大寧最繁華的街道,洛河大街。整個洛河大街不管日夜,都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街上的商鋪、客棧全候的開著迎客。
目光移出內城,跨過東麵的洛京武院、西麵的洛水大營、南麵的洛京衙門、北麵的靖妖司,四處之外就是洛京的外城。
整座外城的人員可謂是異常摻雜。
或是殺了人逃到洛京隱藏的江湖大惡,或是懷揣著一顆初心前來闖蕩的初出茅廬的江湖子,又或者是那些以鶯歌燕舞為生的女子們大都居住在繁亂的洛京外城。
許應此行的目的地就是位於內城的來福客棧,客棧名字雖然有些俗氣,但裏麵卻有著好幾處專門給練氣士居住的客房。
最為關鍵的是,來福客棧其實是作為萬鬆門在洛京的駐地所在,當然其他各宗也都在洛京有著自己的駐地隻是一般都不太為人所知罷了。
“客官,您是吃飯還是住店啊?”
許應浦一進店門,就有一位跑腿打雜的二過來詢問,滿滿江湖味道的問話聽得許應也是很不習慣。
“貧道找你們掌櫃有事!”
許應也是映襯著自己一身道袍的打扮自稱了句貧道,同時暗自從儲物袋裏取出一串銅錢給二遞了過去。
二見有人給了自己賞錢,自然是滿心歡喜,趕緊答道:
“得勒,的這就領您去見掌櫃的。”
隨後許應就跟著這二見到了這座來福客棧的掌櫃。
隻見這掌櫃五官憨厚,略顯富態,身著一身金錢色的員外袍子,頭戴一個鑲這散碎金銀的員外帽,此時正自顧自的算著店裏的賬目。
“掌櫃的,這位道長指名了要找您,我給您把他帶來了!”
二將許應帶到了掌櫃那兒,嘟囔了一句,就悄悄離開了。
“這位道長,不知您找我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