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
碩大的號角聲伴隨著陣陣轟鳴響徹了整個洛京皇城。
薑氏皇族已經許久未有這麼熱鬧過了,畢竟當初長慶皇帝登基時,幾乎也隻是草草走個過場形式,並未有過分鋪張地舉辦登基典禮。
沿著洛京城最正中的那條長安大街一路貫穿至皇城門口,一路上皆是張燈結彩、喜慶萬分。
洛京百姓經過二十幾年的修養,先前有些死氣沉沉的洛京又是恢複了幾分昔日的繁榮。百姓們偕老帶幼聚在長安街兩側觀看著新太子的到來。
至於許應一眾五宗築基修士自然是早早地被安排在了尊仙壇上。
尊仙壇是原本摘星塔所在位置重新修建的一處建築,也是請了好些築基修士打磨了陣法,設計了一些精美的紋路、雕刻。
至於構建壇體的材料,自然是就地取了原本修築摘星塔的碎石殘垣,一來這些四碎瓦礫本就是靈韻成,二來也是省卻了清理遺址的功夫,可謂一舉多得。
尊仙之意,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既是表明了長慶皇帝對於五大宗門的恭敬與順從,也是暗指了如今整個薑氏皇族堅定不移的立場,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許應看了眼整個典禮的流程文書,大致上先是新太子自城門口出來,而後登上尊仙壇由皇帝冊封,最後是五宗的修士冊封。
這些儀式都做完後,乾朝來使才會上前獻禮,獻完禮之後才是整個典禮相對於五宗修士來真正的大戲。
大寧的新太子名叫薑蕩武。
蕩也就是蕩清的意思,據這名字還是長慶皇帝專門給太子改的,以此向五宗仙家表明他從此與武人勢同水火的鮮明立場。
新太子穿著一襲黯黃色雕龍長袍,由著一眾內侍攙扶,緩緩地也是走向了尊仙壇上。
伴著嗚嗚的靈紋號角巨響,隻看見尊仙壇前分列兩隊大寧朝官,順序是按照官職大排的,宰相太傅分居左右首位。
尊仙壇第一級的台階前,是兩位薑氏皇族的修士,一左一右,持詔帶璽。
左邊的這位薑氏修士也是年長一些,隻見他舉起手中詔書,震聲念道:
“奉仙承運皇帝詔曰:
朕於危難登基,至今已過數十春秋,幸得五宗仙長護佑,方保國祚不失。
惜年事漸高,於國事,有心無力,恐不多時。為防駕鶴之際,朝之無主,亦念朝中良嗣、俊才輩出,固特立儲君,以固國本。
皇十三子蕩武,俊秀篤學,穎才具備,尤事仙長,謙順有加。
事仙宗,甚恭;事父母,甚孝;事手足,甚親;事臣仆,甚威。大有乃父之風範,朕之昔影。
今冊封皇十三子蕩武為監國太子,執掌朝政。
眾必視之如朕!薑氏子弟輔之,諸文武大臣佐之,以固朝綱。
另尊東海寒石上宗五蛟仙長,為我大寧國師。
望以國師大德大能,護佑我大寧億萬子民。
欽此。”
左側這位薑氏修士念完,右側那位薑姓修士也是抬起璽綬交與新太子,如此這一環節便算完了。
尊仙壇上恭恭敬敬站在正中的就是原本的武皇子,也就是如今的長慶皇帝。
長慶皇帝身著一襲黯黃色龍袍,麵色有些憔悴,瞳孔突出有些駭人,怕是真的時日無多了。
這龍袍顏色也是有些講究的,據先前也都是明黃色的,隻是長慶皇帝有感於會冒犯仙尊,而今皇室子弟用衣一律暗色,若有違者驅逐出薑氏。
長慶皇帝對著身旁站著的五蛟上人恭敬地拱手一拜,道:
“還請仙師為兒指點一二。”
五蛟上人卻是毫不理會,隻是轉身走向了尊仙壇最高的一級平台上頭。
整個尊仙壇自然是圓形的,其上共有三級平台,一層高於一層,一層於一層。
五蛟上人走上了那處平台後,也是取出一張符隸,對一拜,符紙轉瞬燃盡,五蛟上人胡須迎風飄動,敞手道:
“弟子五蛟,承真人命,居國師位,載大寧運。”
完五蛟上人雙手一合,對再拜。
而後振聲對著台下一幹文武官、侍從叱聲喝道:“凡禮已畢,汝等速退。”
這邊剛完,那邊五蛟上人又是對著許應一行修士,洪聲吩咐道:
“迎!乾朝遠來的道友!”
許應一行自然也是恭恭敬敬地大聲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