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之上有一奇島,名曰:仙葫。
這島飄忽不定,隱於漫漫東海之鄭
仙葫島上有一株仙藤,每隔數年便會結出寶葫蘆。
這數年,時而是數百年,時而卻是數十年。
每次結的葫蘆,有時是一個,有時是兩個,甚至於有時候會有一藤三葫蘆的景象,不過大多時候都是一藤一葫蘆。
現存最為出名的寶葫蘆,莫過於寒石府元嬰修士瘋真人手上的那顆一元重水葫蘆,據葫蘆裏頭別有一番洞,可納一江一河之水,化得有千鈞之重。
每每臨戰時重水加身之下,瘋真人也是由此所向披靡。
還有的便是五蛟上人手中那顆五蛟五氣升元葫蘆,據也是可以存固真元,擬相擬形,每每放出也是風頭無兩。
最近的那次仙葫出世,被內陸來的萬鬆門一位築基修士所得,這還是一百多以前。
那葫蘆號稱七星劍元葫蘆,葫蘆可養劍,每每出手旁人大多難擋葫中劍氣鋒銳。
也有傳,這仙葫島每次的葫蘆歸屬所在,也是暗暗蘊含了整個東海福緣氣運之所鍾。
因而一百多年以前,東海四處便是起了一則謠言:萬鬆門將會代替寒石府統轄整個東海境域。
但是時間都過去這麼久了,寒石府在東海的統治依舊是固若金湯,絲毫未有見什麼異樣發生。
這謠言也就因此不攻自破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仙葫島每次出世,金丹期以上的修士無論去多少都是無功而返。
因而,長此以往之下,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便是鮮少問津於春。
仙葫島由此變成了築基期修士口中獨有的的樂土寶地。
……
“你等所言邀請之事,便是指這次仙葫島出世嗎?”
許應聽完二人一通解釋,也是頗為疑惑地問道。
許應方才身與地合沉浸於修煉當中,也是未有見到方才打鬥場麵。
靈參師兄本就不多言語,自然也是絲毫不提方才與這二人爭惡鬥法之事。
“正是此時。道看二位道友神通頗為撩,此去仙葫必是碩果累累,決計不虛一校”
靈參在一側,神情木訥,隻是輕輕應了一句:
“也可。”
許應會意,自然又是振聲道:
“若是所言確實,我等師兄弟自然不會輕易迫害兩位。
須知道貧道與師兄自幼便受萬鬆門道規諄諄教導,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心存仁善之心,輕易不會妄殺好人,或是毀諾欺信。
不過二位道友若是心存什麼鬼魅心思,也休想逃出我師兄弟二饒手掌心。”
這兩位另類打扮的道人聞言自然也是連連點頭答應。
須知道,東海雲遊散修生活、修行都是大不易,該低頭處且低頭,方為修士修行處世的哲理所在。
能用仙葫島上子虛烏英遠在際的機緣,換得二人苟活性命,此番作為當浮一大白啊!
再者,這二人心想:若是許應與靈參當真去了仙葫島上不定便是有去無返,如此豈不是恩怨自銷!
那漁夫打扮的餘道人,見許應與靈參神情變得稍稍柔和起來,也是有些掐媚地試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