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虎壽卻沒許應那般速度,況且二人此番去張武縣的目的主要還是想考量一下形勢,是否真如幾名散修所言那般危急。
倪陽郡城與張武縣之間還隔了一處百渠縣,縣內多有川細河,故而許應直接扯起虎壽衣袖拉到萬化葫蘆上頭。
自己則是真元一吐,駕馭萬化葫蘆一路向東飛去。
待得過了百渠縣境內,再行下落慢慢東校
這萬化葫蘆自誠前輩提醒之後,許應已是很少用它,不過如今手頭著實沒有比它更好的飛行靈器了。
更何況許應觀它身上的真元粘膜已是恢複得七七八八。
不定哪還能再救許應一命。
一個時辰後。
許應很快飛越了整個百渠縣。
遠處一座烏黑大城,便是張武縣城所在。
張武縣修得很奇怪,縣城修建在靠近百渠縣的方位。
同時縣城大甚至遠勝於倪陽郡城。
通體黑石質地,數百陣法加持於城牆之上,一隊隊的百巧宗機括來回巡視,機括內大多是百巧宗的練氣弟子。
大乾邪道猖獗,仙凡之間比之大寧往來頻繁許多。
張武縣城中的凡俗百姓對此情況自然早已見怪不怪了。
能有仙人照拂,於他們而言未嚐不算是一件幸事。
荒郊野外之民,也多是那些心思不軌的邪修的下手目標。
許應攜同虎壽早已是落下葫蘆,走在地麵之上。
二人走得不算太快,主要是許應想要細細觀察張武防備,不定來年還有用處。
張武縣城的防備主要分為三塊,至少許應初步觀察是這樣的。
其一,自然是飛在半空的一隊隊巡查弟子。
其二,則是護城的百來座大陣。
百座普通的型陣法彼此之間互通有無,真元法力,互相流動,合而為一整體,其威力遠勝尋常護城大陣。
其三,莫過於城內的兩位金丹上人。
高階修士一向是一宗一朝乃至一城,最堅固的防護所在。
城門口通著一座檢測真元、真氣乃至武人內勁波動的型陣法,城門外則是毅然樹立著一麵迎風招展的旗幟。
此旗名曰:骨魘旗。
樣貌有幾分類似於許應見過的無頭煉屍。
骨魘乃是乾朝修士臆想出來的一隻高階妖獸。
骨魘軀幹是白骨,象征白骨宗。
白骨之上灼灼燃燒著黑色火焰,象征黑炎宗。
雙肩雙足皆有鎧甲機括,象征百巧宗。
一雙火眼金睛,象征眼門。
身上背負的箭筒,右手持著的靈弓,象征金家一門。
左手拿著的大斧,象征開山門。
骨魘旗整體上看去,整個身子蜷曲扭作一團,也是象征了和合門的交合一道。
這也是乾東乾西久久未有分家的原因之一。
朝獸有魂,能凝一朝修士百姓之心。
大商有玄鳥,大寧有五靈。
骨魘正是乾朝一朝之獸。
許應是第一次見到骨魘旗,故而看得幾分仔細,甚至有些魔怔。
虎壽卻是不然,眼瞅著許應凝視骨魘旗久久不動,情急之中他重重拍了許應一下。
許應這才緩過神來,與虎壽一道通過那城門處,入了張武縣城中去。
許應不知道的是城門處檢測身份的法陣不過是虛晃一槍,真正判別修士身份的正是城外樹立著的這麵骨魘旗。
若非虎壽拍了他一下,許應此番可能會有性命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