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利弊,還望道友慎思一二。”
海大富低下頭,他倒不是想著如何決斷,而是在想自己能不能打過許應。
結論也是顯而易見的。
“既然如此那便依許道友所言,之後海某入門事宜,還望道友能操心一二。
這碑石便由道友拿去罷。”
硬來鬥不過許應是既定的事實,萬鬆門弟子的身份好處勝過這碑石也是他讓步的原因。
這碑石價值不大,自然沒有什麼好搶的。
但若是價值巨大,先不他重新回爐煉製它需要聘請其他同道幫手,之後包括出手賣出又是要幾經波折,期間會惹來多少雙眼睛,依他海大富的本事又能解決多少麻煩,都是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比起這些,還是老老實實交出去來得痛快。
這也是海大富在東海修真界數萬散修之中得以活到現在的一個關鍵因素,懂得取舍。
“海道友放心,你入門的事情便包在貧道身上。”許應真元一禦便將這“道碑”收到了自己的儲物袋鄭
“正好貧道外出之時,門中掌教真人便有交付我一份北穹州師兄弟的名錄,其上也有負責北穹州收錄弟子事夷師兄,到時候便由我替海道友引薦一二。”
萬鬆門傳承這般久,總歸林林總總的事情都會有專人負責。
之前的鵬師兄便是總領萬鬆門迷霧海事宜,但是迷霧海的這個萬鬆門駐地,是沒有收錄弟子權利的,隻有收錄外雇幫工的權利。
鵬道人所謂的招攬更多是一個名義弟子的身份。
北穹州雖是距離南溟州相隔萬裏,但架不住其內也是一個繁盛的修真社會。
總歸會有幾條漏網的才仙苗,故而在北穹州的一些師兄是具備收錄萬鬆門弟子資格的。
甚至於好幾個名錄上的師兄,在北穹州的身份職銜便是:“南溟州修真界大寧朝境內萬鬆仙門特派北穹州修真界諸國世俗巡查觀風使者。”
直白點的意思就是,他們是專司挖掘北穹州的修仙才運送到宗門去的職位。
在大寧朝其實也有很多乾朝、商朝宗門派來的觀風使,但這種事情隻要不越線,大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反正誰都不幹淨。
越線的標準就是一個他家的宗門堂而皇之地在自家境內辦起那種招收弟子的法會,這種是每家宗門都無法容忍的事情。
“許道友既然你都收了去,不若和我講講這雲篆的寶貴罷?”
海大富見許應已然收了碑石,頓時有些好奇道。
“唉……也沒甚麼好的。據古修皆是言出法隨,這雲篆自然也是厲害得緊。
至如今我等多用符籙作為媒介,早已忘了最早的媒介法文,這便是根源。
以至於各家老祖修煉到了後期,遲遲找不到突破的契機,這也是雲篆得以珍貴的原因……”
許應耐心解釋了一二,
海大富雖是似懂非懂,但也頻頻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