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與文聘的槍法純熟,交手數合之後,張郃對於文聘的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想要在短時間內將文聘斬殺極為困難,而文聘當前就是以防守為主,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拖住己方進攻的威勢,一旦鮮卑騎兵的衝鋒不能在短時間內給敵軍造成足夠傷害的話,想要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取得勝利將會更加的困難。
鮮卑騎兵隻有百人,而虎豹騎則是有著將近五百之眾,人數上的巨大差異在最初衝鋒的時候可能體現不出來,然而騎兵進攻的的勢頭被敵軍阻擋之後,想要對抗敵軍成功就難了。
張郃領兵作戰多年,自然是明白其中的道理。
兩名將領在場上交鋒,張郃的招式淩厲,時常給文聘造成困擾,然而一心防守的文聘,麵對張郃的進攻,卻是能夠有效的化解,兩人的戰鬥陷入到了僵局之中。
長槍上傳來的力道讓文聘心驚,他本就是荊州軍中的猛將,對戰張郃的時候,卻是感覺到了力道上的欠缺,在使用長槍的時候,想要將力道貫入其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將輕盈的兵刃使用的爐火純青本來就是難事,每一次的進步都是在戰場上經過了數次的磨練。
果不其然,在張郃的進攻為文聘阻擋下來之後,虎豹騎在麵對鮮卑騎兵的時候爆發了強大的戰鬥力,人數上的優勢在交戰中得到了最大的體現。
鮮卑騎兵雖說在敵軍的圍攻下不斷落馬,但是他們仍舊保持著進攻的姿態,這就是鮮卑的騎兵,他們是草原上的勇士,敵軍人數眾多又能如何,他們會在戰場上用自己的堅韌,讓敵軍承受失敗。
虎豹騎的實力超過了鮮卑的騎兵,在之前的交手中間就已經體現了出來,第一次交鋒的過程中,鮮卑騎兵之所以能夠讓虎豹騎撤退,乃是因為文聘和司馬懿不想己方的騎兵在戰場上出現太大的折損罷了。
雙方在戰場上同等數量對決的話,勝利的必然是虎豹騎。
心存死誌的鮮卑騎兵,亦是極為凶猛的,他們舍生忘死的進攻方式,總是能夠給虎豹騎帶來威脅。
交手大約一刻鍾之後,跟隨張郃的騎兵僅僅剩下了六十餘人,短短的時間內,鮮卑騎兵折損了將近一半,若是按照眼前的形勢繼續下去的話,最多一刻鍾,鮮卑騎兵就會死傷殆盡。
注意到戰場上的情況之後,文聘喜出望外,隻要將這些騎兵消滅,就算是張郃實力出眾又能如何,憑借著人數上的優勢,完全能夠將張郃斬殺,而張郃將會成為雙方戰事展開之後,第一名陣亡的晉國大將。
想到這一點之後,文聘抖擻精神,當前虎豹騎能不能快速的取得勝利,就看他能夠糾纏張郃多久的時間。
在虎豹騎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之後,文聘改變了之前的作戰方式,而是采取對於張郃能夠造成威脅的進攻。
張郃心憂戰事,然而文聘極為難纏。
長槍一抖,蕩開文聘手中的長槍,而後長槍直取文聘身下的戰馬,文聘見此大驚,在戰場上失去戰馬之後,對於戰馬上的將領而言是極為嚴重的,僅僅是從戰馬上跌落之後產生的衝擊,就能讓武將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