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挖礦和蒸汽機(1 / 2)

現在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蘇衛覺得自己要搞出一些新東西了。

這樣秦、魏、房國三國即便有什麼陰謀,也難以有什麼效果了。

蘇衛一方麵安排人手去挖礦,另一方麵組織人手製作蒸汽機。

這對別的官員來是個問題,這個時候找礦是個問題,通常情況下用了大人力,投入了不少資金,卻找不到礦,就算是挖的礦要是太少了,也是要賠本的。

這個時代的選礦技術還是比較落後的。

由於冶煉技術限製,浮選(通過礦物表麵親水親油性質分離篩選目標礦物)和濕法(在溶液中通過化學反應提取金屬單質)等技術無法大規模應用。

如斑岩銅礦、無明金的岩金礦(不能靠肉眼直接看到金)的低品位(金屬含量低)礦是無法開采的。

同時由於開采技術限製,如無爆破、鑽孔技術,隻能開采露頭礦(指礦體直接露在地表),礦體埋在地下的隱伏礦更是無勘察技術可以發現。

但也不是找礦就是靠瞎猜了。

比較容易找到的礦是磁鐵礦,辦法就是用鐵製品在地麵嚐試,如果被吸附聊話,那麼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找到磁鐵礦了。

想要找到銅礦,主要是靠觀察,有銅礦的地表通常有藍綠色的東西出現的。

還有在有水的地方比如河邊、江邊、海邊看到很閃的東西,就有可能找到金礦了。

淘金這一法,跟這一點也有一些關係。

銀礦通常伴生在方鉛礦中,方鉛礦經過煆燒等處理工藝之後,可以獲得銀。

方鉛礦非常明亮,銀白色,也可以用觀察的辦法看出來。

而現在最常用的是礫石法,是根據礦體露頭被風化後所產生的礦礫或與礦化有關的岩石礫石,在重力、水流、冰川等的搬運下.其散布的範圍大於礦床的範圍。

利用這種原理,沿山坡、水係或冰川活動地帶研究和追索礦礫,進而尋找礦床的方法稱礫石找礦法。

蘇衛對這些不是特別懂,但有海州一些找過礦的人花些時間研究一下怎麼做,很快就可以上手。

一開始效率或許會有限,但是有了經驗之後,就可以成為找礦高手了。

另外蘇衛安排了人手研究蒸汽機,對此蘇衛也不是特別的精通,但是知道基本原理,剩下的讓工匠們去摸索,隻要肯花時間,肯定會有成果的!

畢竟這些都是前人驗證過的了,肯定可以成功,不會出現走錯路的情況。

最早製作蒸汽機的人是史蒂芬孫而不是瓦特,隻是史蒂芬孫製作的蒸汽機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才被大多數人所遺忘的。

而瓦特是改良了蒸汽機,將蒸汽機改裝成了實用的東西,所以一提起蒸汽機,人們都會下意識的想到瓦特。

史蒂芬孫製作的蒸汽機最大的問題在於安全問題,作為交給人使用的一種交通工具,安全問題自然是很重要的,史蒂芬孫的蒸汽機問題是很容易發生爆炸,這麼危險的玩意,人麼自然十分的抵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