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火炮(1 / 2)

蘇衛:“為了你和其他百姓的安全,還是在這裏等等吧!你急什麼呢?”

太叔白聞言也就不再什麼了,他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不會像一些紈絝子弟一樣亂來。

過了幾個月之後,蘇衛搞出了很多新的裝備,打算去找魏國的麻煩。

魏國上次找自己的麻煩沒有成功,但是蘇衛不會因此就放過魏國。

下麵的那些將領也沒有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他們都覺得這是正常的,他們什麼時候被人打了卻沒有表示?

太叔淵也早就想教訓魏國了,可惜的是蘇衛一直需要等新裝備投入使用,才可以出兵。

現在蘇衛終於下令出兵魏國,太叔淵自然是支持蘇衛的。

有些官員覺得不妥,沒有得到朝廷大軍的支持,總是心裏沒底,不過大多數人都很興奮,他們也不好出來,讓眾人討厭他們的。

蘇衛這次出動了七十萬軍隊,還有三百五十輛蒸汽汽車,以及三百門150毫米的火炮。

燧發槍則是裝備了一萬多的軍隊。

現在有火炮也足夠迅速擊潰對手了,大量的燧發槍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造的出來。

蘇衛將主要的資源都用來製造火炮。

火炮才是最重要的武器,其他國家沒有燧發槍,這也不算什麼了。

蘇衛率軍包圍了一座魏國邊境上的城池,城內的魏軍也很絕望,他們不知道火炮的厲害,但是看到晉軍那麼多,當時就沒有了信心。

城內隻有兩萬守軍,而晉軍看起來有數十萬人,這麼多的軍隊,一走一過也將這座城拿下了。

當然蘇衛沒有讓軍隊用原來的進攻方式攻城,數十萬大軍進攻這麼一座城,是為了試驗火炮的威力。

蘇衛也沒有動用三百門火炮一起開炮,這麼一座城用不著這麼多的火炮進行射擊。

蘇衛這次隻動用了十門火炮,對準一麵城牆進行了轟擊。

之所以是對準城牆進行轟擊,而沒有選擇轟擊城門,是因為有些城池城門是甕城。

特別是邊境的城池,甕城都特別多。

甕城是為了加強防守,在城門外(亦有在城門內側的特例)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城,屬於中國古代城市城牆的一部分。

甕城兩側與城牆連在一起建立,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甕城城門通常與所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

(中華門就是甕城。)

甕城可不是電視劇中那樣就一道門,好像隻要打爛了城門就能進城一樣了。

甕城看起來就是兩道城門之間有兩麵城牆形成一個正方形的翁,所以這種城門才叫甕城。

就算能打爛最外麵的城門,軍隊衝鋒進去,但是這些軍隊就會遭受兩麵城牆和裏麵那道城門三麵夾擊,弓箭射箭的箭雨,還有漫飛舞的石塊,想想都酸爽。

所以別能打爛城門,就是敵人故意打開鄰一道城門,也沒有多少將領敢下令進入甕城的。

三麵夾擊之下,下場估計都不會太美好的。

甕城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出城反擊沒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