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看作是一個靠文字為生的人,實際上也是。
大學讀的中文係,在那個文青流行的時代,很自然地成了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所謂校園詩人。工作後,在機關裏寫了大量的調研報告、工作總結和領導講話。後來又搞媒體,采寫的新聞作品獲得的國家級和省級獎勵證書也攢了一抽屜。但是,到現在為止,能讓人記住的,聚會時還常常被提起的也隻有我發表在校報上的那首小詩,30年過去了,我的大學同學們居然還能記住這首詩最前麵的那兩句。
我是一個靠文字為生的人。
文字不僅讓我得到一份職業,文字也是我唯一堅持至今的愛好,更是我一直未曾變過的夢想。如果沒有文字,我想也就沒有了生活的意義。
雖然之前我也寫了大量的文字,但單一作品超過30萬字的,目前隻有這部正在寫著的《螳臂》。
《螳臂》能堅持到現在,我自己也很驚訝。因為我已是一個大叔級的老眼昏花之人,每天工作之餘3千字的寫作,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每每寫到半夜,腰酸背痛之時,都有要放棄的想法。
是熱情的讀者朋友給我的支持和鼓勵讓我堅持住了自己的夢想。每當我看到留言區讀者朋友的讚賞和期待,我的寫作熱情便又如烈火般熊熊燃燒起來。在此,我要對一直支持我、鼓勵我的讀者朋友誠摯地說一聲感謝!同時,也感謝一直給我以鼓勵和指導的17k的編輯老師,雖然我們從未謀麵。
網站後台顯示,30萬字就可以申請上架了。看到《螳臂》已達30萬字的提示,我真的是百感交集。一方麵,自己有一點小小的成就感,畢竟這是我第一部已經過了30萬字的小說。另一方麵,又有許多忐忑。我擔心收費後,一些熱心讀者會因此而不能閱讀這部小說。但願我的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本來我想讓免費閱讀的章節再多一些,以便讓更多的讀者喜歡《螳臂》。但糾結之後,還是決定讓《螳臂》現在上架,因為這是《螳臂》自身題材所決定的。
《螳臂》是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這類作品最大的難點是對真實和藝術之間平衡的把握,這種把握就如同在平衡木上做藝術體操一般,對平衡的把握要求極高。正因為這種把握的難度,所以,《螳臂》不會寫成馬拉鬆般的長篇巨著。
當然,作為網絡小說,它要保持適當的長度,但它注定了不會像其他題材的可以汪洋恣肆無限想象的小說一樣,動輒長達數百萬字乃至千萬字。
所以,我希望已有的讀者朋友們在《螳臂》上架之後,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讀者朋友加入進來,和我一起分享《螳臂》關於生活關於人性關於愛的點點滴滴。
讓我們互相陪伴,因了這奇妙的文字一起前行,在《螳臂》中,共享這一段穿越生活穿越時空穿越人性善惡的夢幻之旅吧。
再次對親愛的讀者朋友們表示衷心地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