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煉妖(1 / 3)

饑腸轆轆的六醜速度極快,片晌便回到了出洞最後處彎壁,它略略側耳,確定洞口附近再無其他動靜,這才複又拔足朝洞口奔去。

作為妖獸,六醜比其他妖族唯一的優勢也許就是這遠超其他的耳力了,非但能聽極遠,而且傾心細聽下還能分辨各種細瑣聲響,亦不知是否究竟天生,還是拜兩兩贅耳所賜。

來到洞口,首先所見的便是巨猢猻狼炎那碩大的頭顱,頸項被生生折斷,似是外力朝外拉扯所致,而就在洞外空地上更是血肉模糊,數十妖獸屍骸橫豎七八,伴著碎肉殘肢躺了滿地。

月已逝,天未明,被梅山霧瘴籠罩下根本看不出天時,隻能依稀辨淩晨光景,六醜略一思索便即明白,這必是被狼炎屍骸血腥吸引的妖獸混戰所致,血月消散之後,未死的妖獸清醒過來紛紛離去,其他躲藏的妖獸尚未出門覓食,機緣巧合之下,給予了它如此大的饋禮。

這許多妖獸,留下的妖丹又豈少得了?

六醜頓時大喜,朝著洞口狼撲而至,半途將那狼炎頭顱隨意踢開,跟著便鑽出了洞口,稍加辨認,立刻朝著最大的那具熊屍撲去。

此屍骸雄壯異常,毛色黑亮,兩隻獠牙斷茬看起來也是威風煞爽,至少已達結丹境界,甚至化形也未可知。

六醜撲上屍骸,二話不說便是一口咬下,頓時撕扯出好大一塊血肉,放肆咀嚼,可就在這口血肉剛剛入口的同時,它腦中猛然一動,隱約間已有個聲音響了起來。

或者是聲音,或者隻是六醜的一個念頭,究竟如何不可而知,但當六醜驚詫中下意識將注意力集中在那物上之時,卻有一物在他腦中陡然變大,迅速清晰起來。

存於六醜腦海,亦或它意識中那物,竟然是個古色古香的六棱葫蘆,祥雲繚繞,端端然飄淩,上書大字,恍如天外之物,又似天生天養,竟一時間讓六醜的心神沒來由的模糊起來……

似乎……能入……心底那聲響模模糊糊的出現,提醒著六醜,連它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而來,然而就是如此這般下,六醜竟鬼使神差的按照那聲音的提醒,心頭默默念了一聲:

“入!”

一切瞬間變得不再平凡,一切故事也就此被徹底掀開,大衍天機的那一絲無常命數,在此揭幕……

薄霧晨曦中,梅山之外,一隻長達數十米的木獸已經邁開了長足,漸步進入到這一片霧瘴下的群山林海中。

木獸形如蜈蚣,軀幹若一段段小舟拚接,每段舟身擁有四足,舟身綴滿了鱗片狀的鐵甲,腹部更是一整片的鐵殼。蜈蚣木獸整體由堅木而製,銅扣相接,更有鐵索依次將側麵的長足連成一體,動則皆動,木獸前端青銅鑄一人像浮雕,戈矛在手,怒目而視。

木獸共數十段,每段長不足一丈,每隔三段便有一節模樣不同,外殼上還書有一大纂黑字,謂之曰‘墨’;此墨字標記的舟節整段渾圓,不設其他舟節那些載重倉屋,圓腹中還中不斷的哢噠、嘎吱作響,頂上煙囪時時白氣湧動,若是現代人觀看,必會認出這些便是木獸的動力裝置,由此舟節驅動,進而全身,牽引整隻木獸前行。

其餘舟節則負重累累,糧食器皿、兵戈物件皆有,每節都麻繩捆縛得猶如小山,足有百石之數。

木獸線條粗曠,看上去並不精細,但走動中卻穩如磐石,且行走於山路間如履平地,遇巨石草木皆無阻礙,整隻木獸背負的千餘石器物,便輕輕鬆鬆的運入了山中。

伴木獸而來的還有百餘人,除開寥寥盡數徒步,內中有麻衣草履者,額頭刻著黑墨塗染的‘奴’記,亦有身披甲胃,手持刀盾的銳士,有腰挎長劍,衣袖招展的遊俠兒,更有背負弓箭,不斷前後探查的斥候獵手。

唯有最後兩段舟節中,有數人無需步行,而是搭乘木獸。

最後的舟節中,一個目光冷冽,滿頭蕭瑟花白的男人,正駐足眺望,凝視著獸頭前行的方向。

男子的發髻雖已斑駁,然麵容卻不蒼老,正值壯年,臉上帶著淡淡的煞氣,頗有不怒而威的氣勢,他凝視前路並不多言,但每有所動,整個隊伍立刻轉向變線,指揮得猶如臂使,號令無二。

另一舟節中則擺著具茶台,台旁兩人盤膝跪坐,盡數閉目,似外界全都與之無關。其間一人年逾五旬,生的方頭大耳赤眉善目,葛衣也敞開了許多,袒露出肥壯的胸膛,嘴角含笑,手中緩緩盤著段枯木,枯木周身晶瑩,看著便讓人心神安寧;而另一人則三十上下,身著褐色緊身長袍,背上一柄長劍颯爽英姿,加上那劍眉星目的華美俊朗,端的神仙風采,潘安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