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公、淩空子、拂雲叟、孤直公,四名妖修,誕生於四聖登天之時,隱匿深山,不與世爭,隻求登天成仙,然天道轉動,命無善終,此命數始終糾纏著四人,千年不寧,其後甚至下山出入凡塵,以四晧為名相助漢王,試圖填補因果,陰庇得活,卻依舊無法逆轉。
後天道變幻,四公窺探天機,投於六醜麾下,最終陰陽輪替,命輪滾滾,成就大道渡此劫,惶惶心思謀所終,人常言四晧乃是醜猴王麾下最為忠直之臣,卻殊不知也是為了活命不得已而搏,兩相得益。
千年之後再回憶前程,不由扼腕歎息,隻道陰差陽錯,原本天定的生死離奇扭轉,本要死者得生,本來生者就死,果如五聖之言:
天道有孔竅,陰陽一線牽。
——————名冊《西方妖眾-四皓(四操妖臣)》
六醜從山猿身上找到了一紙書信。書信裝於一竹筒內,兩段火漆封印,內中是一卷類似老樹皮似的獸皮,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可悲的是,六醜雖然在鬼穀學過行文書寫,卻都隻是人族文書,妖族文字對他而言猶如天書,他隻能將書寫了軍令的樣片卷軸納入懷中,加快速度朝著撤退的士卒追去。
雖不識得,但從這封印火漆的鄭重其事上,六醜還是判斷出了此卷的重要性。
狂奔一日,終於,在翌日日出之前,六醜攆上了士卒的腳步。
“此非軍令,而是一封信函。”在拆封看後,摩雲如是說道。
“信函?十一階小妖出動,便為送信?”六醜有些吃驚,信函的重要性也突顯得更加具有分量,“送至何處,如何內容?”
“觀信內容,似乎是一封回函,往來兩地應是妖國荊棘嶺和西境黑風山,荊棘嶺中四人自稱十八公、孤直公、淩空子和拂雲叟,我從未知曉,而那黑風山似乎聽過,像是我妖國一處關隘,駐有軍士若幹,為首者是兩名妖將,各自名為淩虛子與佰易。”
“至於內容,從信中來看,淩虛子與淩空子乃是師兄弟,所習扶鸞占卜之術,能預知未來。數十年前,淩空子曾經偶窺天機,算出師兄弟二人,連同荊棘嶺、黑風山眾人都無法修成正道,必死於非命,此種關節係於一人身上,所以讓身處要職的淩虛子查探其下落,經年之後,淩虛子已然得知,於是致信告知師兄,而後淩空子回函便是此書。”
“書中寫到,淩空子這些年殫精竭慮,再度卜卦,知道天數已發生偏轉,生死未必定數,但卻更加凶險,讓其師弟小心,他也勢必找出破局之策……這二妖都已達怪妖境界,往來書信有十一階小妖傳遞,雖然孟浪,卻也無可厚非。”
“原來如此……”六醜聽完書信內容,微微點頭,內心不免有些失望,書信中所寫內容對於二妖來說確實重要,可惜這要因人而異,擱至六醜身上卻是半點用處沒有。
看來,好像真的是自己想多了……
見六醜若有所思,摩雲急忙又補充道:“對了,信末還提了一句,那淩空子四人收養了個義女,取名杏仙,望以後能指望她來化解災厄,渡過此劫。”
六醜嗯了聲,將書信收起,然後開始帶領士卒返回,內心中對於此事還是有些懵然,不知就裏。
命運的車輪開始緩緩轉動,一出出、一樁樁人與事,妖與怪,開始漸漸浮出水麵,於千年之間星落棋盤,成為此大千世界的一抹塵埃。
七日之後,六醜協眾回歸黑火城,將此番所獲之物換做財帛布匹,分發將士,讓其解散休整三日,除了勞逸結合的原則,更多的則是讓他們享受殺戮所得的厚利,增其凶性。
觀瀾見六醜野外拉練時日不長,便將如此衛戌士卒練就成為了彪悍之士,心中也是詫異,但又不便想問,便發了瘋似的操練手下那二百五十餘眾,一時間整個校場終日哭喊,棍棒責打不絕。
其實就實來說,觀瀾的訓練也並非無用,那士卒已經粗通了號令進退,可堪一用,隻是和六醜帶出的人比起少了些彪然殺氣,用來守城已是足夠。
此番野戰,六醜也算第一次帶領了數百人臨陣,剛一開始還是衝殺在前,但是兩陣之後,六醜忽然心有靈犀般選擇了戰陣指揮,竟也有模有樣,倒是小小的使得摩雲吃了一驚。
後來他細細思索,才想起來,前世曾經在哥倫比亞學過如此本事,隻是從來未曾施展,不知怎地今生遭遇,莫名其妙便被記起,頓時收效。
這,也許同樣是悟性增強的妙處罷!
兩月之期過的很快,一晃眼便還剩半月,截空等人依舊未返,但是便在這日午時,無端端從前線返程一名次將,攜兩名候將接過了六醜等人的防禦。
“截鬼有令,六醜、觀瀾二人,率城中一半士卒出兵,攻打妖族位於黑風口的關隘,”眾人見麵,次將當場便宣布了新的軍令,調遣二人出兵:“妖族兵力不足百,攻打三日,暫且駐守,等待駐軍前來交接,可有問題?”
觀瀾興奮之極,在隨扈肩上重重一拍,怪笑道:“三日?哼哼,半日之內便了結此處,放心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