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翻車了(1 / 2)

實際上這批八輛月球車都是可遙控月球車,現在隻是用兩輛做一下試驗。

也就是說,它們不用真的一步一步的爬,如果附近有價值更高的研究目標,它們很快就可以跑過去研究。

現在已經不是人類最開始接觸月球的時候了,並不是每一厘米的月球表麵都值得研究,但是由於無人月球車的速度限製,科學家們隻能玩這種“地毯式”科研。

當然,要是“地毯式”和“狂奔式”能結合就更好了。

這不,領航者的八輛新型月球車就來了。

其實這款遙控月球車跟美瑞肯之前的有人駕駛月球車移動方式很類似,都需要人類的手、眼、腦快速判斷,而不是計算機自主的緩慢計算。

有人駕駛月球車為什麼能飆到17公裏每小時?

就是因為有駕駛員在駕駛它。

前邊有什麼坑啊、石塊啊、外星人啊,駕駛員可以像在地球一樣很快做出判斷,然後駕車衝過去、繞開或停下。

如果前進方向基本比較平坦,隻有小起伏,沒有較深的月球坑,也沒有大石塊,直接用17公裏每小時的“超高速”飆過去就行了。

遙控車基本也是這樣,差別在於:有人的駕駛員在現場,無延遲。而遙控車的駕駛員在地球,有延遲。

所以遙控車的速度被限製在了10千米每小時,平常的使用更是在5千米每小時。

就是為了給駕駛員足夠的反應時間。

如果遙控駕駛員看到前方有危險的隕石坑和大石塊,探測器給出的數據是七米,那麼哪怕有延遲,駕駛員也能遙控月球車停下來。

所以要想玩遙控車,需要具備幾個條件。

首先是探測係統要靈敏快捷,能迅速給出較醒目目標的距離和大小,主要測“凹陷”和“凸起”就行。

以前的設備不行,精度和速度達不到,但是現在問題不大。

再就是適當限速,延長反應時間,前邊已經說了。

然後就是駕駛員的問題了。

除了需要正常司機的眼力和反應之外,還要會預判。

眼力和反應能力不用細說,司機都要有這個,就是前邊有個石頭或坑,你要判斷它們距離你多遠,然後你好快速反應。

而預判,就是月球遙控車駕駛員的絕活了,因為他們要對抗的是地月通訊延遲。

地球上的司機如果發現前邊有坑,並且發現的及時,那就不用急轉彎,可以慢慢的轉個大弧度,保證車輛平穩。

駕駛員在地球遙控月球車可不行,如果發現不對,其實已經過去一秒多了,等你做一下動作,又是一秒多才能傳到月球車上。

所以當你感覺你能拐個彎拐過去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你要做的應該是立刻停車。

好在月球車的速度不快,不可能像地球車一樣,一飆起來就是幾十、一百公裏,它的一般時速隻有五公裏。

要求並不是太高。

當然,駕駛員肯定要接受訓練,而且越厲害越好,因為它還保留了10公裏的時速,如果真的有“預判流”老司機,這個速度會解鎖的。

要是一般的遙控駕駛員,肯定大部分時間在刹車,嚴重影響探測速度。

唐超就感覺不錯。

等一次10米試驗的結果出來之後,他就把二次目標定在了50米。

這次也很輕鬆,路麵相對平坦,也沒有發現危險大小的隕石坑和石塊,所以很快完成了。

之後又是100米、200米、500米,唐超和另一位駕駛員越開越順暢,直線通過、繞開、停車、轉彎、再出發……

因為現在是測試操控性,所以就不想著科研了,先跑一跑再說。

5公裏每小時的速度,愣是給他們開出來了F1方程式賽車的感覺。

尤其是另一輛車跟在他側後邊拍攝,場景及其震撼。

小號車輪哪怕每秒隻走1.39米,那轉的也是相當快,帶起的月壤高高拋起又快速落下,能飛出去老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