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世界,歡騰了!
當“飛鏢X”順利的降落在它起飛的那條跑道上的時候,關注它的可不僅僅是那些蠅營狗苟的部門,還有大量的普通人。
而最關心的,無疑是那些航天愛好者,他們是最關心航天,但是又可能一輩子跟航天接觸不上的人。
當然,這話不能說的那麼絕對,現在的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而且很多航天部門和航天公司都是對外開放的,普通的愛好者也可以進去參觀。
這麼一說的話,他們還是可以跟航天事業接觸上的,甚至還能親手摸摸大火箭。
哪怕這些大火箭不是現役的,也知足了。
但是太空,很多人是真的一輩子也接觸不到。
不說一般人,就連那些在航天機構和公司裏工作了一輩子的人,也無法在去世之前去一次太空。
那些著名的火箭設計師、載人飛船設計師、火箭工程師等等,看著自己設計製造的航天器一次又一次的飛向太空,可他們卻一輩子也無法去太空。
進入太空的代價太大了,甚至都不是單純的價格原因。
因為準備一枚載人火箭和載人飛船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這期間還需要大量的人手和工廠配合,這些人都要圍繞著這枚火箭和載人飛船忙碌,所以每一次進入太空的名額都是及其寶貴的。
而且到目前為止,除了幾個花大價錢進入太空的太空遊客之外,其他宇航員都要執行大量的任務,做大量的太空實驗。
平時的火箭設計師和工程師們都忙得一批,怎麼可能有那個空閑做專業的宇航員訓練。
不過領航者公司的“飛鏢X”太空飛機……哦,應該是軌道穿梭機。
作為“飛鏢X”的研發公司,而且還讓這種飛行器首飛成功了,領航者公司當然有自己的標準製定權。
所以在他們的最新標準中,這種可以單機入軌,並且隻能在地球軌道上溜達溜達的航天飛行器,就應該叫做軌道穿梭機。
天夏的航天機構馬上就響應了這種新型航天器的標準,緊接著毛子也相應了,統一了名稱,其他航天機構都聲明以已經在認定過程中了,隻有美瑞肯那邊沒有任何反應。
不管怎麼說,“飛鏢X”試飛成功,讓這些平時忙於工作的技術人員們有了進入太空的希望。
一架“飛鏢X”能做到的事多了,如果隻是送宇航員往返於空間站和地麵之間,一年估計用不了幾次。
畢竟空間站的宇航員不能天天換,跟在地麵上班一樣,把太空飛機當班車用。
一年幾次的使用率連軌道穿梭機的最低使用次數都達不到,停放的時間長了,它的損耗比正常使用的損耗還快,要是硬生生放壞了,那就太扯淡了。
根據官方的測算,“飛鏢X”軌道穿梭機每次出動都至少百萬美元的花費也不能隨意用,但是改裝一下用來做短期太空實驗,甚至是訓練航天員,那是極好的。
作為宇航員,失重訓練是必須要進行的,原來隻是用飛機做拋物線飛行,失重體驗時間隻有半分鍾,在這半分鍾之內還要訓練喝水、吃東西、鍛煉等等一係列的項目,成效可想而知。
等有了軌道穿梭機,宇航員的訓練可以直接放到太空軌道裏,順便做一些短期的科學實驗,再順便,載一名老科學家上去看看。
去太空看看,或許可以讓那些科學家設計出更好的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