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號收到最新的神秘信號之後,馬上根據其他航中心分享的資料,利用數據模型分析了最新的信號發射位置……”
“……它很快圈定了最有可能的信號位置,然後自主調整了軌道,對可能位置進行搜索,1分7秒之後,問一號的光學設備捕捉到了一個反光物體……”
“……看這裏,這就是進入鏡頭的第一張照片,不過這照片什麼都看不清,隻能看到一個光斑,等問一號調整了相機角度和焦距之後,終於拍攝了第一張可用的照片,就是這張,編號000017……”
夏航局的一間秘密會議室裏,一名技術人員指著大屏幕上的照片給在座的大佬講述發生在剛才的重大事件。
正講著呢,又有數據來了,他快速的看了一下,把一張最新的圖片放到了大屏幕上。
“各位主管和總工,最新的信息來了,問一號更新了照片庫,剛才數據中心處理了一下,我們得到了一張比較清晰的照片,請看……”
大屏幕上是一張經過處理的照片,裏邊的探測器看起來非常像是地球探測器的設計風格,但是到現在為止,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了,這不是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發射的。
而且它隻是跟地球探測器的設計風格很像,細看的話,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真漂亮啊,很有現代科技產品的設計風格。”
“這麼一看,還真像人類的科技產品設計風格,但是其他國家都沒發射過額外的火星探測器,看來真是外星人的設備了。”
“外星人設備這麼像人類的設備,這個怎麼?”
“這大概就是科技的殊途同歸作用吧,比如太陽能電池板的方形晶片,它簡潔、容易加工、好排列,沒道理外星人要把它造成‘S’型的,不加工和成本的問題,排列都不好排列,不僅浪費太陽能電池板的麵積,還影響能量轉化效益。”
“其實這麼也不能絕對,萬一外星人有什麼特殊審美呢,他們就要把太陽能電池板的晶片做成‘S’型也是有可能的。”
“哈哈,的也是,其實很多科幻電影的外星人和外星科技產品設計也不完全是藝術設計,劇組會請很多生物和工業方麵的專業人士。”
“就是圖片還不夠清晰,我們看到的東西有點少,如果圖片能更清晰一點……”
確實,目前的圖片還不夠清晰,不過不要緊,問一號已經在向它靠近了。
用不了多長時間,問一號就可以對神秘探測器“貼臉”拍攝了。
當然,這個“貼臉”之所以帶了引號,是因為不可能真的貼臉,要是真貼臉了,問一號反而拍不到什麼清晰的畫麵。
畢竟它上邊攜帶的高分辨率相機和中分辨率相機是用來拍攝幾百千米外的火星地麵的,真要讓它貼臉拍攝另一個探測器,真有點為難它了。
要論貼臉,火星車的配置還差不多,它的地形相機和多光譜相機是專門用來拍攝近景的。
不過能拍到就不錯了,相對於其他國家來,夏絕對是第一個找到這枚神秘探測器的。
而且問一號還是“奉旨”改變軌道,哪怕它下一刻動力全開,直接加速脫離了火星軌道也不會有人懷疑它的變軌動機。
“她肯定是去尋找神秘探測器去了,夏的貢獻真大!”
但要是其他國家的探測器突然改變軌道,那另外的國家可就要發來問詢了。
【為什麼突然改變了探測器的軌道?】
【是不是自己發現了神秘探測器,想獨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