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科技為所欲為(1 / 2)

唐超這段時間就在領航者的紅薯島航天發射中心常駐了。

公司那邊的虛擬現實頭盔生產線還在組裝和調試,不用他太關心,各種實驗和正式宣發也在安排,甚至一部分公司宇航員簽署了保密協議,已經開始用虛擬現實頭盔進行訓練測試了,等星空客棧入軌之後,那邊自然會跟上。

太空,他已經去過很多次了,不管是在坎星還是在虛擬空間裏,他都用多種形式去過太空了,但從地球上正式進入太空,他還真沒玩過,所以他也非常期待。

本來公司的軌道穿梭機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最初的兩位航天飛行員至少飛過10次,而且都開始各自帶學員,培養公司其他的航天飛行員了。

等到公司正式開始商業化運行太空遊的時候,領航者公司至少會有一支15人的專業航天飛行員隊伍。

除了航天飛行員,各種專業性質的任務宇航員也在訓練,公司還專門製造了一架軌道穿梭機。

這架訓練用的軌道穿梭機隻有兩個艙段,駕駛艙和過渡艙、乘客艙貫通的訓練艙,訓練艙裏有一些訓練設備,可以允許4~5名任務宇航員在裏邊訓練。

訓練的時候這架軌道穿梭機會飛到太空,那些訓練人員就會在真實的失重環境下進行組裝、拆卸、維修、探測、控製、種植、授粉、照料、收割、烹……呃,這個沒有等方麵的訓練。

這還是因為沒有專用的訓練用空間站艙段,隻能用小飛機來進行。

不過用就用吧,反正擁有軌道穿梭機就是可以這樣為所欲為,飛行很多次才會花費其他航天機構一次載人航天的費用。

就這種高密度,甚至都算常態化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直接把其他擁有載人航天能力的機構看直了眼。

想想自己多長時間才執行一次載人航天任務,再看看人家,時代變了!

還有一些擁有航天機構,但是沒有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也把注意打到了軌道穿梭機上,如果購買一架軌道穿梭機,那麼自己國家不就躋身國際航天俱樂部了嗎?

而且還是載人航天俱樂部,一步到位的高端俱樂部!

隻有一點,就是不能吹“自主載人航天能力”了,聽起來比那些具有自主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矮一截。

當然,如果不要臉一些,這個“自主”還是可以吹的,比如某個國家。

不過不吹也不要緊,時代已經變了,用誰的不是用,而且領航者公司又不是美瑞肯,人家已經說了誰都賣,而且不外加政治綁架。

現在外星人都來,買一架這樣的軌道穿梭機改裝改裝,不管改裝成啥吧,怎麼也能在可能會有的“地球聯軍”裏混個高端職位。

輸了大家一起玩完,可要是贏了,這可是增加貢獻比重和話語權的好東西。

世界規則固定了幾十年,眼看又到了曆史的分叉口,世界格局或許將迎來突變,怎麼著也該拚搏一把。

這些機構紛紛找到領航者公司想買軌道穿梭機,現在公司除了自己要用的軌道穿梭機之外,光外部訂單就超過12架了。

這還是因為有些航天機構雖然建立了,火箭的研發任務也上了,但是在國內並沒有太受重視,航天局的領導要跟財政機構扯皮,然後財政和管理部門還要看看其他購買了相關設備的機構使用情況再做決定的原因。

也就是所謂的“等等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