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兒啊!你父親的授業恩師大秦皇朝的國子監大祭酒卓不凡攜卓家千金卓文君來探望你的病情,你說母親能不高興嗎?”
楚嫣然說的是笑靨如花,秦無憂聽的卻是驚愕失色。
卓文君!已經徹底接收了“秦無憂”一切的秦無憂,又豈會不知這卓文君是何人許。
卓文君,國子監祭酒卓不凡之女,自幼精通音律,善於詩詞,而且生的是玉潔冰清,貌美如花,是大秦皇朝有名的才女兼美女。
可惜,落花雖有萬般美,怎奈流水似濁淼。
卓文君這個天之驕女也可謂是命運多舛,在她還未曾出生之前便被其父齊不凡將其許配給了逍遙王第三子,也就是以前那個臭名昭著的大紈絝秦無憂。
當然,這也不是說卓不凡有攀龍附鳳之心,本就是一生清廉奉公,高風亮節的他也不屑於做這宵小之輩,再說他卓不凡桃李滿天下,無論是士子文臣還是功勳武將,無不是他的學生晚輩,雖本身勢力微弱,但背後其能量也是恐怖驚人,想與之結親者也是趨之若鶩。
怎麼說呢?
倘若真的要怪就怪隻能怪他老秦家的基因實在是太過於強大,加之老來得子卓不凡也不免動了凡心,其實這事說來也巧。
正所謂“老來得子分外喜”,當時卓不凡之妻李清月已是身懷六甲,一生無兒無女的他自是倍感欣慰,可就在宮廷禦醫當即診斷出腹中孩兒必是一女嬰無疑的時候,麻煩卻是接踵而來。
什麼公侯將相,什麼封疆大吏,統統的是聞訊而來,不為別的,隻為結這一門姻親。
至此也就罷了,他卓不凡還能夠一一委婉拒絕,可當皇上秦逍鋒也有意無意的透露出此意之時,卓不凡頓感是如臨大敵。
夜半無人私語時,望君顧盼何時來。
一刨黃土收豔骨,數丈白綾掩風流。
深知天家無情皇宮黑暗的卓不凡,萬萬不想讓女兒陷入那深宮金頂,最終落得個鬱鬱而終的下場,但是深受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綱常倫理的他,一身赤膽忠心之下又不願去武逆君主的意願,當真是愁壞了他。
可有一日,他的得意門生秦逍遙攜同樣是身懷六甲的妻子楚嫣然來看望他時,卓不凡當即便心生一記。
同為皇室,但不同於那深宮大院的爾虞我詐,逍遙王府不管是其得意門生秦逍遙還是溫婉善良的楚嫣然都可謂是人品貴重,況且其子女雖年紀尚輕但也不難看出日後絕非池中之物。
總之,在諸多考慮之下,一代大儒的齊不凡便匆匆與之得意門生秦逍遙定下了這秦晉之好。
唉!真是世事弄人,隨著秦無憂與卓文君一天天的長大,兩人簡直是天差地別,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深吸一口氣,有著現代愛情觀且崇尚戀愛自由的秦無憂,對於封建思想這指腹為婚的政治婚姻可謂是及其厭惡,心裏早已經打定主意要撤銷婚約的他正欲開口向楚嫣然說明此意時,卻聽到楚嫣然幽幽說道“憂兒啊!你知道嗎?文君自幼便是我與你父王看著長大的,這孩子的性格恬靜嫻淑,秀外慧中,是一個難得的好孩子,唉!隻可惜你一直以來不爭氣,若不是憂兒你這次大難不死性情大變,母妃與你父王都準備親自上門退了這門親事”
主動退婚?
楚嫣然對秦無憂的那種近乎於自私的愛自是不必多說,言語之間對那卓家小姐的喜愛也是毋容置疑,可就在這種情況之下,楚嫣然居然能夠主動退婚那麼原因恐怕就隻有一個,那就是這卓文君太過於被楚嫣然夫妻喜愛了,已經喜愛到了那種即使是自己兒子也要為她的幸福退讓的地步了。
微微張了張嘴,為了不讓母親傷心,秦無憂剛到口中的話卻又硬生生的吞了回去。
禦龍庭內,楚嫣然一臉慈愛憐惜的拉著身邊一個清雅脫俗的黃衣少女,小聲攀談起來。而秦逍遙則是頗為恭敬的站在高冠博帶一身儒者打扮的老者身邊,親自奉茶。
“見過父王,見過卓祭酒”
雖心中極為不願,甚至極度反感這封建思想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秦無憂為了不再讓母親傷心,還是硬著頭皮來到了這禦龍庭內。
卓不凡看著這個上前恭敬行禮的秦無憂,撚著胡須,也不言語,隻是用他那一雙曆經歲月洗禮已然有些凹陷進去的眼睛就這麼平淡的盯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