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物理的陸天宇曾看過空間折疊的原理解釋:如果把空間比喻成一張紙的話,我們可以在一張白紙上的兩個不同位置畫上兩個點,分別代表空間中的兩個位置,正常情況下,如果要從紙張上的一個點到達另一個點,即使選擇最短的直線路徑,也仍舊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是如果把紙張沿著兩點連線的中垂線折疊起來的話,那麼原本分隔兩地的兩個點就重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說,從其中一個點到另一個點不需要再進行直線行走,而是瞬間到達,這就是空間折疊。
由於三維的空間不可能像二維紙張那樣隨意的折疊,因此,所謂的空間折疊,僅僅是一個有可能實現的假設而已。但要真正實現起來,要跨越的障礙還不知有多少。但眼前的文明居然已經可以輕鬆的運用這種通過空間折疊技術來實現空間跳躍。不得不說,光是這一點,就不是地球文明可比的。
第二個例子就是修煉。所謂修煉實際上就是人體的後天進化,但後天的進化是要以先天條件為基礎的。事實上,大約隻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先天擁有這種可以實現後天進化的基本條件,通常被稱為修煉體質。
就陸天宇對修煉的理解和推斷,大概是利用身體的穴位和經絡去吸收外界的能量,並將之儲存在體內加以利用的過程。然而,這個過程聽起來容易,但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徹底的破解人體奧秘。
陸天宇以前讀過一本不入流的古書籍,上麵提到了人的身體裏是存在著兩套能量運轉係統的。
第一套係統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以胃部消化、大小腸吸收、紅細胞輸氧、線粒體加工為主程序的能量運轉係統。這套係統為我們提供了增長體型、增長力氣、增長智慧所需的所有能量。從這個角度來說,通過吃飯吸收能量改造自我、改造自然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成長和修煉。
然而這套係統卻有著兩個極大的缺陷。第一,每次補充的能量是極其有限的,每天需要至少補充三次,方能勉強提供人體正常活動所需的能量,吃太多或吃太少都不行。第二,這種獲取能量的方法是以分解食物為基礎的,然而人吃五穀雜糧,裏麵必然會有無數對身體有害的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會不停的損害身體裏的各個器官,而當人體的器官開始衰竭的時候,也是人體這台機器走向衰亡的時候。
第二套係統則是穴位為入口、經絡為管道、丹田為收納的能量吸收係統,這套係統所吸收的是一種彌散在空氣中、姑且被稱為“生命之能”的一種能量。這套能量運轉係統聽起來似乎有點玄幻、或神話傳說的意味,但事實上,地球上的醫學對這種可能性從來就沒否認過。
早在幾千年前的地球上,黃帝內經就詳細記載過:人體內的經絡主要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屬於經脈方麵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於絡脈方麵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髒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然而,現代醫學的人體解剖中,並沒有發現被公認的特殊經絡物質,但種種臨床現象,如針灸、按摩等,又十分明確的證明了經絡的存在。不得不說,這種模棱兩可的結論,本身就意味著它的的背後隱藏著天大的秘密。
在地球上還沒破解出來的人體奧秘,卻在陸天宇眼前的世界裏,得到了完美的證實。人類不僅在第一套能量運轉係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額外的開發出了第二套能量運轉係統,甚至還更進一步的掌握了如何更大程度的利用這種能量去改造自己的身體,改造自然界,這就是陸天宇用“修煉”二字來形容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