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已經進行了半個月,俄軍死傷多達千餘人,可俄軍依然沒有進入狀態————至少俄軍高層還沒櫻他們依然對車臣叛軍抱著蔑視的心態,總認為強大的俄軍可以輕鬆將其擊敗,結束這場戰爭。也許在他們眼裏,拿下了格羅茲尼就意味著這場戰爭結束了,剩下的不過是剿滅殘餘叛軍而已,現在三路俄軍都已經兵臨城下,勝利在望,還有什麼可緊張的呢?
但波琳娜不行,再怎麼她也是特種部隊出身,而特種部隊格外注重搜集情報,絕不會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貿然出擊。所以聽營長要貿然進攻哈卡拉要塞,她大吃一驚,極力服他多花點時間去搜集情報,弄清楚敵情了再行動。
哈卡拉是一個大型軍事基地,戒備森嚴,想要靠近它並且搜集情報並非易事,需要過饒軍事技術和膽量,數遍整個空降營,貌似有能力完成這一任務的也就她跟鐵牙犬中隊了。所以吃過早餐之後,她和蕭劍揚便開始行動,化裝成車臣平民,把裝備拆解成零件藏在一輛破破爛爛的拉達汽車裏,然後上車,繞一個大圈子避開俄軍的控製區,心翼翼地朝哈卡拉軍事基地方向前進。隻有兩個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整個傘兵營沒一個有這樣的技術和語氣,而鐵牙犬中隊又是清一色的黃種人,一個皮扶白皙的俄羅斯女子裹在好幾名黃種人中間,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所以隻能兩個人行動了。波琳娜攜帶了一台激光製導指示器,如果發現重要目標就記下來,在發起總攻之前用它向目標照射激光,指引激光製導炮彈去幹掉這些目標。
由於經濟困難,俄軍幾乎用不起精確製導炸彈之類的武器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用無製導炸彈,作戰效能很差,以“紅土地”激光製導炸彈為代表的精確製導炸彈就成了前線俄軍步兵所能得到的最強有力的支援武器,曾經的超級大國淪落到這種地步,著實是令人感慨。
哈卡拉方圓十幾裏處處透著殺機,蕭劍揚和波琳娜打老遠就下了車,心的將車推進和幢民房中藏起來,然後把武器裝備組裝起來,扯掉身上的平民偽裝,換上雪地迷彩服,披上偽裝網,繼續出發。他們一連躲過了好幾支巡邏隊,鑽林子爬懸崖翻過一座山,終於在黑前靠近了哈卡拉要塞,此時兩個人都有些筋疲力盡了。不帶那些傘兵是明智的選擇,這樣的行動連他們這種身經百戰的精銳特種兵都有點吃不消,何況是那些都沒跳過幾次傘的傘兵!
已經黑了,沒有月亮,這是個有利的因素,夜行者最討厭月亮了。波琳娜掩護,蕭劍揚拿出鍬飛快地在雪地上挖掘坑道。觀察點處有厚厚的積雪,老也幫忙,這意味著他不必跟凍得比鐵板還硬的土層打交道,直接挖起鬆軟的雪就能構築工事了。於是他三下五落二挖了個一米多深的大坑,外窄內寬,外麵比棺材都要一點,但內部卻可以容納兩個人休息。然後又挖了一條斜斜的溝渠,這條斜溝非常重要,所有的垃圾、液體甚至氣味,都會從這裏排出去,最重要的是可以排掉沉降的冷空氣,免得把人活活凍死。搞定之後就封頂,做好偽裝以免被發現,兩個人先後鑽了進去。這個的坑道將是未來兩三的藏身之處,就這麼大一點,在這裏麵沒有隱私,沒有性別,隻有兩個同生共死的戰友。
波琳娜在裏麵翻轉身體活動了一下,還算滿意,壓低聲音:“看不出你對雪地作戰還是挺精通的嘛。”
蕭劍揚有點不好意思:“其實四種地形訓練裏,我雪地作戰的成績是最差的。”
波琳娜撇嘴:“去,誇你胖你就喘。”嘴裏著,手可沒閑,拿出了微光夜視儀,居高臨下,開始觀察哈卡拉要塞。蕭劍揚同樣戴上微光夜視儀,同時打開地圖,拿出筆,準備將她發現的目標一一標在地圖上。
夜幕下的哈卡拉一片死寂,偶爾有幾輛車開進去,引起一點點動靜,但隨即又陷入寂靜之鄭其實俄羅斯國防部那些官僚隻要到前線來看看就知道自己要麵對的是什麼樣的對手:烏合之眾會有這樣的紀律麼?他們總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麵對的是一群烏合之眾,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擺平,哪怕一次次被打臉也不願意接受事實,真的是頑固得不可救藥。
在微光夜視儀裏,整個世界都是油綠油綠的,而在這片油綠的世界裏有很多紅點,這些都是在要塞裏的士兵。波琳娜很有耐心,她拿出不知道從哪裏找來的哈卡拉軍事基地布局圖作比照,一個個的數著出現在微光夜視儀內的車臣士兵,用了半夜,大致弄清楚了這個基地的防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