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皇帝為天下至尊,富有四海,為了把這江山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所有皇帝都希望自己能子孫滿堂,人丁興旺,為了確保皇帝有子嗣,中國古代的皇帝都廣納嬪妃。
周代的製度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禦”;在明代,皇後以下則有皇貴妃、貴妃、九嬪、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選侍、淑女等,其中淑女為最末等,初選入宮即為淑女。
俗話說:“後宮佳麗三千”,可如果僅僅計算皇帝的妻妾們,當然沒有這麼多,但如果加上可以隨時為皇帝所驅使的宮女們,這個數目就遠遠不止三千了。
據記載,明朝末年,內廷宮女多達9000人,這些宮女大多數可能一輩子也沒見過和自己近在咫尺的皇帝,他們隻是默默地做著自己的雜役,直至老死宮中。
明朝吸取了前朝外戚幹政的教訓,嚴格控製後族的勢力,因此明朝的皇後多為小家碧玉,來自民間。
據《明史·後妃傳》記載,朱元璋於洪武元年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後妃的“家法”,在後妃的遴選上,為防範朝中權臣與後宮勾結,規定“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而且偏重於選擇清貧之家的女子,試圖以此輔佐皇帝去節儉勤政,後族爵位雖高,卻基本沒有實權。
朱元璋還在宮內掛了一塊紅牌,上麵鐫刻著警戒妃嬪不能亂政的話,而明代曆代的皇帝也一向對此嚴加防範。
那麼,明朝是怎樣確定這些妃嬪的“最高領導人”——皇後呢?
據史料記載:明代選後妃的製度十分規範,並逐級加以篩選淘汰,大概來說有以下七個步驟:
第一步是“海選”,每當皇帝到了大婚年齡時,皇宮都會派遣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年齡在十三到十六歲之間的少女,從中選出5000名由皇家支付路費,由父母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到京城進行第二輪選拔。
第二輪選拔時,宦官們選擇一個較大場地,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序,一番察看後,把那些過於高矮胖瘦的少女淘汰,這一輪大概會淘汰五分之一。
在初選的第二天進行第三輪選拔,宦官們采用第一天的列隊方式,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發、皮膚以及音色、儀態,隻要有一項不合規定,便被淘汰,這一輪又會淘汰剩餘人數的一半。
剩餘的大約2000人會進行第四輪的精選,這一輪,太監們不僅會用尺子細量少女的手足,還會考察少女的步姿與風韻,這一步又會淘汰1000名少女,最終留下的1000名美女召入宮中繼續參加選拔,而太監們的使命也至此畫上了句號。
過了這四關的女子大概隻有1000名,都成為了宮女,但是能否成為後妃,還要進一步的觀察。
入宮後,宮中宮娥們將那些宮女分別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察其貞潔”,身上不能有一絲疤痕,肌膚必須細膩光澤,這樣,從這1000人中再選出300人為宮女頭目。
第五關是由皇帝派遣的宦官詳細觀察這300名留宮的美女一個月,依據她們的性情言語,判斷性格是否溫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並且賢惠。
據此,再篩掉250人,剩下的50人便自動晉級為嬪妃。
第六關是“選三”,就是由皇太後或太妃從50人中選出三個供皇帝欽定。
最後由皇帝欽定一名皇後,一般“選三”後陪選的兩名美女,都會被封為貴妃。
但也有被賜予金銀幣退回家的,如明光宗當太子時選太子妃,劉氏與郭氏姐妹進入最後一輪角逐,郭氏老大被選為太子妃,其妹與劉大姑落選,賜給金幣後返回家中,據載,這位劉氏自感身價百倍,回故裏後不願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輩子老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