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樓,吳蘇城最大的酒樓。
蘇言沒有預料到有如此多的賓客前來。
原本隻打算在總店院子裏擺個三兩桌。
現在隻好把賓客都請到了迎賓樓裏進行宴請。
宴開十席,趙懷安憐香姑娘坐一桌。
憐香姑娘拉著林婉清與如意坐一起,三人才認識半就姐妹相稱,形影不離。
今蘇言為東家,也陪坐在趙懷安一桌。
這一桌其他五位世家公子,蘇言也認識,隻是不太熟。
甚至有一位是蘇言意想不到之人,赫然是李家的大公子,李子軒。
與弟弟李子浩截然相反,李子軒長得一表人才,溫文儒雅,不到三十歲的年紀,已經官至戶部侍郎,可謂年輕有為。
換成現代的法就是標準的高富帥!
按李子軒的姑姑貴為國後,李家又是名門望族富可敵國,身為李家長子,官至戶部侍郎一點也不稀奇。
然而李子軒的戶部侍郎並不是靠他姑姑,或者李家的關係得來的,他是榜眼出身,完全憑自己真本事步步升遷。
據當年的殿試,李子軒本應是名至實歸的狀元郎。
不料,國主認為欽點自己的內侄子為狀元不妥。
為避嫌,李子軒隻能屈就榜眼。
李子軒自從走上仕途,一路快速升遷至戶部侍郎,這其中有沒有國主與國母關照,這個外人不得而知。
但是李子軒此人確是有真才實學的,這是得到朝廷百官公認的。
酒過三巡,又有三位貌美如花的美女作伴,氣氛融洽,賓主盡歡。
不曾想,趙懷安問了蘇言一個問題,全場賓客停止了歡聲笑語,安靜下來聆聽。
趙懷安問蘇言,“蘇家幾代人經營鹽,現在蘇公子的鹽鋪也是生意興隆,不知道蘇公子對於鹽茶開放經營怎麼看?”
鹽茶開放經營在海鹽國是一個禁忌問題。
十年前,國主讓太子殿下領戶部尚書一職,意在讓太子殿下曆練一番,這也是為以後繼位國主做準備。
任職戶部尚書三年後,太子提出了鹽茶開放經營。
所謂的開放經營,是指準許海鹽國以外的鹽茶商人進入海鹽國,繳納賦稅後,可以在海鹽國與諸國之間自由販賣鹽茶。
朝廷中支持與反對者各成一派,爭論不休,這成了日後太子被貶軟禁的導火索。
作為當時最大的鹽商,蘇言的父親蘇皓,堅定地支持太子的鹽茶開放經營,因此在清算太子黨羽時受到牽連家破人亡。
在蘇言看來,無非就是地方保護與引進外資的爭論。
如果是在現代社會,這個問題不難回答。
“回殿下,草民就是一個賣鹽的商人,議論朝政實在欠妥。”
蘇言的回答與眾人預料一樣地打馬虎眼。
“你們蘇家可不是一般的商人,是國主聖旨特批的禦用商人,即便是沒有一官半職,卻也不是什麼草民。”趙懷安似乎很想知道蘇言的立場。
趙懷安所的禦用商人,其實就是朝廷實行鹽茶專賣在民間的總代理。
鹽的禦用商人隻有蘇家與李家,而且是世襲的,隻要國主沒有收回禦用商饒身份,子孫是可以繼承這個身份的。
這也是為何,蘇言可以開如此多的鹽鋪,而不受官府限製的原因。
蘇言還專程去了趟鹽鐵司請教過司長,確定自己的禦用商人身份,這才有恃無恐地在鹽鐵管製嚴格的情況下,同時開了幾家鹽鋪。
“殿下,在下才疏學淺,而且剛剛接手家業,很多事情還在學習當中,在座的李侍郎,在戶部任職分管鹽鐵茶賦稅,而且李家同為禦用商人,比在下更適合回答殿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