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
夏禹奉舜帝之命在吳湖治理水患,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東江、婁江、吳淞江,溝通了吳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
吳蘇城就在吳湖邊上。
城裏然水道、人工開鑿的水道連橫交錯,與吳湖相連,乘船便能到達吳湖,極為便利。
由此還衍生出了一個熱門的行當。
不知從何時起,自詡風流倜儻的才子們,經常呼朋喚友,租上一條畫舫,一邊欣賞從吳湖城至吳湖兩岸的美景,一邊飲酒作樂。
有需求便有市場,老鴇們看到了商機,為迎合才子們的需求,或租或買個畫舫,開起了一座座的水上青樓。
登上船頭掛著紅燈籠的水上青樓,攜美同遊吳湖,儼然成了一件人人趨之若鶩附庸風雅之事。
今日,應伊賀先生相邀遊吳湖,蘇言讓範鐵租了一條畫舫,攜美出遊,前往吳湖應約。
船家開船後,蘇言與鶯鶯燕燕們站在船頭,饒有興趣地欣賞兩岸的風景。
河道沿岸上,大大商鋪林立,挑夫走販川流不息,顯然也是這繁華旅遊業的衍生配套產物。
河道裏,大大的畫舫往來交錯,那些船頭掛著紅燈籠的畫舫,不時傳出綺靡之音和歡歌浪語。
這才晌午,風流才子們已經醉意闌珊放浪形骸。
看到蘇言他們畫舫船頭一群如花似玉的姑娘,那些隻是微醉的才子們還能自持身份,吟個鳳求凰之類的詩,彰顯才情,以期吸引姑娘們的注意。
然而那些喝醉的才子就有些不管不顧了,對著蘇言他們船上的姑娘又是吹口哨,又是汙言穢語的。
蘇言心道,不管有文化沒文化,喝醉了都一個鳥樣。
果然……
蘇言不知道影衛們用的什麼暗器,隻看到那些滿嘴汙言穢語的才子,東倒西歪,紛紛從船頭跌落水鄭
別人也隻當他們是醉酒不慎落水。
這大冬的,落水的才子們被救上船時,咬緊牙關瑟瑟發抖,已然沒有了適才的意氣風發與張狂。
懲戒一番,姑娘們心頭的怒火這才稍微散去,卻也沒了欣賞風景的興致,紛紛回到了畫舫船倉裏頭。
為了安撫姑娘們的情緒,蘇言給她們講了講關於吳湖的故事。
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王母娘娘要做壽,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剛抬去了一份厚禮。
王母娘娘看見後,高心連嘴都合不攏了。
原來玉皇大帝送的是一個大銀盆,裏麵有七十二顆特大的翡翠,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各種五色玉石雕鑿的飛禽走獸,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
遠遠望去,還活像一隻精致的大盆景,各路神仙稱讚不絕。
蟠桃會沒邀請齊大聖孫悟空,他大鬧宮時,見一樣打一樣,當他看見玉帝送的這隻大銀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下凡間。
銀盆便從上落了下來,跌到地上砸了個大洞,銀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
口口相傳,此湖是從上掉下來的,因此便稱吳湖。
七十二顆翡翠就成了七十二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間。
玉石雕刻的魚,就是現在太湖裏肌白如銀、肉嫩味鮮的銀魚。
玉石雕刻的飛禽,變成了對對鴛鴦。
“公子,再講一個。”
“求你了,公子,再講一個。”
“公子,吳湖有沒有愛情故事?”
“公子喝茶。”
“公子,累了吧,我給你捶捶背。”
“我來捏腳。”
姑娘們紛紛雀躍地攛掇蘇言再接著講故事,殷勤地給他端茶倒水,捶背捏腳。
蘇言在另一個世界遊覽過幾次吳湖,導遊講的故事他還有印象。
盛情難卻之下,他又給姑娘們講了一個跟吳湖有關的愛情故事。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越王被吳王困於會稽,俘至姑蘇,事奉夫差。
後來範蠡獻計,把民間美女西施獻給了吳王夫差,使他朝歌夜舞,沉緬酒色,喪失鬥誌,終於使越王報仇雪恨,一舉打敗了吳國。
“平吳霸越”之功,範蠡被封為上將軍。
但範蠡知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勾踐這個人可與之共患難,不可與之共安樂,現在聲名至尊,功高蓋主,如不激流勇退,恐怕難以善終。
於是,範蠡悄然離開了越國。
後來,有人看見,範蠡攜帶著西施,駕著一葉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