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將計就計(1 / 2)

輿論戰要點便是混淆視聽。

對蘇言而言,這水攪得越渾越好。

突厥公主的話題,儼然是餘杭城這些街頭巷尾,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

其中有兩個傳聞版本,最讓人們為之津津樂道。

兩個流言版本,都是關於蘇言與突厥公主的關係。

第一個版本顯然是醜化蘇言一直以來的正麵形象。

突厥公主年少單純,蘇惡少使用不恥手段,霸占突厥公主後,連哄帶騙把公主拐來餘杭城,以達到其長期霸占公主的目的。

第二個版本比較有利於蘇言。

相傳突厥公主原本是海鹽國公主。

故國有難,突厥公主千裏迢迢從草原回來,欲救海鹽國百姓於水火之中,不甚落入竊國賊——鎮北王手鄭

蘇言挺身而出,勇救公主。

以蘇言一直以來的正麵形象,這一版本得到了大多數的讚同。

坊間傳聞讓人真假難辨。

人們口口相傳,大多隻當是事不關己的趣事談資,沒有人會去考究傳聞的真實性。

百姓們可以不當回事,盡些風涼話,甚至把傳聞誇大了去談笑風聲。

蘇言與趙雅這兩位當事人,同樣可以無需理會坊間的風言風語,緊閉蘇府大門,兩耳不聞窗外事。

然而,卻有人不得不在意這樣的傳聞,此人便是班師回朝路過餘杭城的鎮北王。

鎮北王的大軍,剛在餘杭城郊外安營紮寨下來。

關於突厥公主的傳聞,便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到軍營裏,傳到了鎮北王耳鄭

鎮北王拍案而起,當即讓人去徹查流言蜚語的源頭。

王爺很生氣,負責查探的斥候將領,腦袋別在了褲腰帶上,查不到流言的源頭,他唯有提頭去見王爺。

有性命之虞的情況下,斥候將領自然是把戰場上的凶狠勁拿了出來。

甭管是追查到誰,先捉來一頓揍,嘴嚴之人大刑伺候。

率先傳播流言的,大多是一些市井之徒,平時人五人六的,碰上了更為凶狠的兵丁,哪裏還有什麼骨氣而言,還未動刑便一一招來。

所有的流言源頭,都指向了一個人——林家管家。

一個管家,斥候將領自然沒放在眼裏,然而管家背後的林家興,不是他一個斥候將領可以隨便動的。

聽到斥候將領的稟報後,鎮北王揮揮手,等到斥候將領退下後,與範貳先生商議了起來。

“先生,此事你如何看?”鎮北王詢問道。

“王爺,林家與蘇言在生意上素有怨隙,此次借突厥公主的事大做文章,栽贓嫁禍蘇言,不出為奇。”

“這林家越來越肆無忌憚了,這次居然動到我頭上來。”鎮北王不自覺流露出凶狠的目光。

鎮北王當然不懼市井傳言,他擔心的是朝廷中人,有人會以突厥公主刺殺他的事大做文章。

突厥公主的婚事對於楚國來至關重要,如能與突厥聯姻,形成同盟夾擊大周,即便不能滅了大周,也夠大周喝一壺的。

因此楚國朝廷上下,對於突厥公主的事極為重視,如若因為他鎮北王而導致突厥公主與大周聯姻,後果對鎮北王來很嚴重。

掌握著幾十萬的鎮北軍的鎮北王,自然是許多饒眼中刺。

林家興如此做,不得有朝廷中掌權之人在背後指使,這也是為何鎮北王如此惱怒此事的原因。

“王爺,這流言蜚語猶如洪水猛獸,隻可疏導,不可強製鎮壓。”範貳先生提醒道。

他擔心王爺強力鎮壓流言,反而會適得其反,讓有心人有可乘之機。

“先生以為我們該如何回擊?”鎮北王皺眉道。

這流言蜚語讓鎮北王頗為頭疼,有一種空有力量,無處用力的感覺。

“此事還需從蘇言那子這裏下手,這躺渾水越渾對我們……”範貳先生聲低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