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正經的完本感言(1 / 1)

從第20章開始,故事就走向了完結。

用了一種‘柔和’的方式呈現。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故事裏的林一增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舔狗’。

算是對現實現象的一種諷刺。

深情過了線,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舔狗’。

記得看過某個電影裏的片段。

1、因女主失戀,男主大半夜去給人嚼鍋巴。

2、前因未知,女主大半夜喊男主,一副深情告白的樣子,最後如她所料,男主說了‘我愛你’,女主毫無表情的問‘牛逼嗎?’,然後男主背後有女主的一堆朋友;

我沒看過這個電影,但按照一貫的表達來說,這樣的‘深情’得有個大圓滿結局。

但那不是現實。

這本書也不是現實,所以林一增會在生活裏柔和的衝擊下,在旁觀、烏雞湯、電話的接連衝擊下,忽然醒悟,挑一個夜涼如水的晚上,選擇離開,離開她,也離開故事。

我想,以大多數人在現在這個社會上接受的資訊衝擊,諸如短視頻、段子、微博等等等等;是能很輕易的旁觀分辨出是舔狗還是情深。

其實也想借這個短小的日記,表達一個自我的觀點。

有人舔你是好事,說明你受歡迎,但如果舔得比較深刻,還望果斷勸退。

你不會喜歡這個舔狗,永遠也不會。

你會因為這個舔狗的出現,誤認為自己是多麼重要的中心,從而難過好自己的生活。

如同這裏麵的溫婉。

在一些一筆帶過的細節裏展現了一些邊邊角角。

如果你是舔狗,盡快放下吧,你舔的不是ta,是正在舔ta的自己,即:沒人會愛外人勝過自己。

你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ta。

生活就是這樣,一點道理都不講。

再見,各位看舔狗的朋友。

林一增結束了當舔狗的日子。